每天都做梦。之前不忙的时候不觉得,现在白天特别忙,就指望早上能休息的好一点,结果一晚上的梦,醒来以后依旧很疲惫。应该怎么办……
梦是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入睡后大脑皮层未完全抑制,脑海中出现各种奇幻情景。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
通过对睡眠者脑电波的监测研究,人们发现:人的睡眠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种时相。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慢波,眼球没有或只有少量缓慢的运动,故又称非眼快动睡眠(NREM)。成年人慢波睡眠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打盹浅睡(S1);
第二阶段为中度睡眠(S2);
第三阶段为中度至深度睡眠(S3);
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S4)。
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不同步快波。此时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0~60次/分),故又称眼快动睡眠(REM),80%的梦发生在这个阶段。
成年人的睡眠中,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相互交替,先进入“非眼快动睡眠期(NREM)”,睡眠从1级到4级、越来越深;然后再越来越浅、回到1级。此时转入“眼快动睡眠期(REM)”,就开始做梦,同时全身肌肉放松,而在闭眼的情况下、眼球出现不规则的快速转动。随着睡眠时间的推移,非眼快动睡眠、越来越浅,从能够达到4级的深度,变为只能达到3级、2级、最后醒转。眼快动睡眠期、则越来越长,就是说梦越做越长。
在快速眼动阶段被叫醒的人,82%都说自己做梦了,而且绝大多数能回忆起梦的内容。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自己昨晚感觉梦多,有的人感觉梦少?这和人是从快波睡眠还是从慢波睡眠中醒来的缘故有关。(在快波睡眠中醒来的人,会感觉梦多,而在慢波睡眠中醒来的人,则感觉梦少)另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进入觉醒时,而刚入睡的梦则消逝得无影无踪。
多梦可能是睡眠深度不够,深睡眠期时间短,对梦的记忆次数的增加;并不是做梦次数的增多,而是记忆增加了。此外,对梦的回忆还与个体的性格、情绪状态、社会经验及文化背景等有关。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感受,睡眠较浅,易惊醒,且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醒来自感多梦。神经衰弱的病人,抑制过程不足,睡眠较浅,他们诉说一睡下去就做梦,其实并非真正进人梦乡。因为在睡眠的第一期,即慢波睡眠期,精神活动并不完全停止,可能还在思考日间的问题,如果把这也误认为梦,就会有“多梦”的感觉了。对这类人,治疗在于调整其兴奋抑制,而不是针对做梦。
乱梦萦回,常与导致睡眠障碍的疾病并存。一旦疾病原因查明,并得到诊治,多梦症状也随之消失,上面提到的大脑神经功能失调,多由生理、心理因素所致。这些变化都是可逆性的,容易得到调整解决,不必担惊受怕。
预防失眠多梦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2、多运动,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神经的调节能力。
3、生活有规律,定时上床,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饮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4、需要放松心情,不可对做梦过分关注。
5、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有很好的调节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失眠。
此外,还应避免上床前做易引起兴奋的刺激性活动,不看紧张的影视剧及小说,睡前勿饱食,忌烟、酒、茶及咖啡等刺激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都可提高睡眠质量,消除多梦之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