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定知道降龙十八掌,其中的第一个招式是“亢龙有悔”;你在中学课本中一定学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甚至玩过游戏的都知道三国杀赵云有一句经典的配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实际上这些都来自于易经,可见易经对中华文化影响之深刻。下面我们从易经第一卦开始,以浅显的方式让你读懂易经。
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为乾卦,此卦揭示了事物积极向上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勉励人民效法天之美德,自强不息、顺天而行,相机而动,对我们的思考认识、为人处世,甚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接下来不妨仔细理解其中的含义。
乾卦上下皆由八卦中的“乾”组成。乾有天之意,象征阳刚,古人认为天由阳气聚集而成,有纯阳之性,乾卦的卦象体现着天的特征,象征天道运行、周而复始、健而无息。乾卦卦象有元、亨、利、贞有四德,全卦六爻取龙为象,借龙之潜、见、惕、跃、飞、亢六种形变,说明天道变化之理。
卦象:易经指出乾卦具有元亨利贞的卦象,也是天之德性。
元:元始,万物统归于天,由此开始。乾元变化,浮云飘行,雨水洒落,日升日落,周而复始。象征一个事物的初始,对应春天,植物的发芽。亨:亨通,天道变化,阳气在天地间流动疏通,赋予万物本性和生命。象征一个事物的成长,对应夏天,植物的生长。利:和谐有利,天之元气保持、融合,万事万物和谐相互处,各为其利。象征一个事物的收获,对应秋天,植物的开花结果贞:正固持久,天能使万物坚固而贞正,得其所终。象征一个事物的收藏,对应冬天,植物的落叶过冬。
爻辞:六爻的排序是由下而上的,分别初、二、三、四、五、上。阳爻用“九”来表示,阴爻用“六”来表示,初九就是指最下面的阳爻。没爻都有相应的爻辞,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爻辞的意思是:龙隐于渊,待时而兴,不宜有所作为。此卦中初九处乾之始,阳气潜藏,有龙隐地下之象,潜龙代表事物发展尚处于潜伏阶段,宜积蓄力量,待时而兴。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爻辞的意思是:龙出现在大地上,利于出现大人。龙已经出离潜隐状态,出现在大地上,到了发挥作用、有所作为的时候了。从自然界的层面上讲,阳气已经出现大地上,到了万物复苏的时候;在人事的层面上说,虽距成功尚远,但已经有了成功的素质,所以说有“大人”之象。此爻代表着经过前期的积累和准备,“大人”已经显露成功的素质,而外部环境也比较有利。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四爻辞的意思是: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此爻中的龙虽然还未飞腾,但或跃动,或潜伏,跃跃欲试,已具不可限量的潜在力量,但仍需待机而动,只要把握有利的时机进退,就不会发生过失与灾难。此爻表明,当条件已经成熟之时,应把握住最有利的时机进取,即可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爻辞的意思是:龙飞腾于穹宇,利于出现大人。龙到九五终于飞上天空,表明阳气自下而上,至此已经盛至于天,犹如中午的阳光普照大地,万物沐浴在太阳温暖的光芒之下。乾卦是纯阳至健之卦,而九五居上卦之中,得正又在君位,说明九五之爻: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有君之德且有君之位,是乾卦最吉之爻,象征着事物发展到最完美阶段,所以在古代人们常把“九五之尊”指代君主之位。本爻辞中提到的“大人”不仅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有德有位者,而是才德、地位兼备,主客观条件都已尽善尽美,已臻圣人之境,这样的大人当然是天下人所希望见到的。
上九:亢龙有悔。
上九爻辞的意思是:龙升腾到极限,有所追悔。此卦寓意事物发展盛极必衰,此时阳气发展盛极转衰,所以爻辞拟取“亢龙”高飞穷极,说明到了止进而退的时候,此时继续前进便要走向反面,所以有所追悔。上九之关键就在“悔”字,当极盛之时,唯其有悔,才能穷则思变。
用九:见群龙无首,大吉大利
用九此爻是乾卦特有,是对乾之阳极的引申,体现了乾坤、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思想。群龙相见而无人以首领自居,是大吉的现象,“见群龙”是乾之刚健,“无首”是坤之柔顺,刚健而能柔顺,必然获吉。人奋斗的一生就像乾卦六爻所描述的过程,像龙形一样,潜、见、惕、跃、飞、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