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中有很多地方会用到古代历法,因此要弄懂奇门遁甲,必须具备一些古代历法常识。我国古代的历法种类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三种。其分别在于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的,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基础的。阴阳合历是将两种周期加以调和。
阳历
阳历即现在通用的公历,是以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阳历每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古人据此制定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阴历
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历月,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阴历每月为29.5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共计354天左右。
阴阳合历
由于阴历一年的天数比阳历一年的天数相差11天多,长年积累下去,16年后就会相差近半年。那就会产生四季混乱的现象。于是古人有制定了“十九年置七闰”的方法。即19年间安排七个闰月的法制,这样就比较准确了。这种历法就是“农历”,它是一种阴阳合历,是在阴历的基础上,又参照阳历而制定出来的。正因为历法中的这种现象,所以奇门遁甲中有“超接正闰”的现象。
十二月将
古人将十二月份和十二地支结合,还给每个月都安排上一位神灵,即十二个月将,分别是:登明・河魁・从魁・传送・小吉・胜光・太乙・天罡・太冲・功曹・大吉・神后。
亥为登明一月将,戌为河魁二月将,
酉为从魁三月将,申为传送四月将。
未为小吉五月将,午为胜光六月将。
巳为太乙七月将,辰为天罡八月将。
卯为太冲九月将,寅为功曹十月将。
丑为大吉十一月将,子为神后十二月将。
太阳过宫
在古历法中,古人除了给每个月份安排了神将,甚至还给十二月将“出将”的具体时辰也起了很古朴的名称,这些时辰称为太阳过宫或日月相会。
它们的名称是:正月娵訾、二月降娄、三月大梁、四月实沈、五月鹑首、六月鹑火、七月鹑尾、八月寿星、九月大火、十月析木、十一月星纪、十二月元枵。
这十二个名称来源于星象学的十二星次。我国古代进行天象观测,为了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把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名字是娵訾(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沈(申)、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星纪(丑)、玄枵(子)。
十二月将及太阳过宫配合二十四节气的情况是:
登明于雨水节气后的娵訾时刻出将,
河魁于春分节气后的降娄时刻出将,
从魁于谷雨节气后的大梁时刻出将,
传送于小满节气后的实沈时刻出将,
小吉于夏至节气后的鹑首时刻出将,
胜光于大暑节气后的鹑火时刻出将,
太乙于处暑节气后的鹑尾时刻出将,
天罡于秋分节气后的寿星时刻出将,
太冲于霜降节气后的大火时刻出将,
功曹于小雪节气后的析木时刻出将,
大吉于冬至节气后的星纪时刻出将,
神后于大寒节气后的元枵时刻出将。
十二神将
除了十二月将,古人还给每个月按次序排上了一个天上星座的名称。即勾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阴、天后、贵人、螣蛇、朱雀、六合。每年冬至后,它们顺着循环,而每年夏至后,则逆着循环。这十二神将在奇门遁甲中变成了神盘中的八神,成为奇门四盘中神秘因素的代表。
以上所讲的古代历法知识在奇门遁甲中都会用到。所以要加以了解才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