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赵思家认为,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梦境的本质是脑干所产生的随机神经信号。空闲的视觉皮层在接收到这些随机信号后,也没管这个信号从何而来,就把它们当成普通的视觉信号来处理,进而产生了无意义的图像。而无意识的大脑就像是《故事会》的主编一样,在睡梦中,也会把随机发生的这些图像链接起来,编织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梦从何而来?
1. 梦只会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出现。
睡眠的时候,大脑会依次进入不同阶段,成年人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来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循环。
一个睡眠循环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叫「快速眼动睡眠」,一整个晚上,可能进入这个状态好几次,大概占你的睡眠时间的 25%。在这个状态下,除了眼球和呼吸系统的肌肉,你的全身都不能活动。最重要的是,梦只会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出现。除了这个状态,剩余 75% 的睡眠时间你都处于「非快速眼动睡眠」。
从非快速眼动睡眠到快速眼动睡眠,再回到非快速眼动睡眠,这就算是一个完整的睡眠循环,大概需要 90 分钟。
而控制这个快速眼动睡眠的大脑区域,叫脑干。后面我们会说回这个脑干。
2. 大脑是一个说故事的高手。
下面这张图是心理学上很经典的一个图形:卡尼萨三角。你看到图中那个无边的三角形了吗?看起来是一个白色三角形覆盖在了 1 个黑色边的三角形和 3 个黑色圆圈上。但其实压根就没有什么白色三角形。
卡尼萨三角 (Kanizsa triangle)
这种视觉错觉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简单地反映、映照现实世界,视觉也并不是简单地把光投射在一张照相纸上那样简单。视觉并不是对现实简单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解释。
还有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说明这种情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