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易堂出品,必属精品。
陈炳聿按:
易学有所谓“诚则灵,不诚则不灵”,很多人以为我们这个是迷信,故意为错误找借口。其实六爻预测有一定的起卦的形式,能帮助我们能更好的集中心神,获得正确的卦象。只有获得正确的卦象,才能正确的去演绎万事万物,获得正确的预测结果。
六爻卜卦要旨
以钱三文熏于炉上,致敬而祝曰:天何言哉,叩之即应;神之灵矣,感而遂通。今有某姓有事关心,不知休咎,罔释厥疑,唯神唯灵,若可若否,望垂昭报。祝毕掷钱,一背为单画“- ”,二背为拆画“- -”,三背为重画“○”,三字为交画“×”,自下装上,三掷内卦成。再祝曰:某宫三象,吉凶未判,再求外卦三爻,以成一卦,以决犹疑。祝毕,复如前法再掷,合成一卦而断吉凶。至敬至诚无不感应。
①未占之前先须净手、焚香。自将籍贯姓名默祷,所占某事云云于神前,神必示之于卦。倘随意偶占事,同儿戏,不验。
②一卦不能占两事。若求财而兼问名,或占终身而及家宅,不验。
③功名须要亲占,代占者于用神难定耳。
④买卖及出行,须指其地而占之,方可就其处之吉凶为断。若含糊概问,不验。
⑤非礼非义不忠不孝之事,有乖天理,虽谒诚以占,神岂告之耶?
⑥虔诚只在起念,若两事同占,即非一念之诚,念既不诚,问亦何益?
⑦卦有占远应近,占小事而应大凶,知几其神,不可不辨。
占戒
昏德不占。凡占,须齐心洗沐,始能感格。苟或不尔,难为响应。(随日可占,诚则必应,不拘子不问卜及六戊不占之说。此条在后。)
渎言不占。凡卜后吉凶,悉凭爻象,毋率己意。吉处虑某,凶中求吉。再复占,致渎先圣。
烦琐不占。每人止卜一二事。诗曰:我龟既厌,不我告劳。易曰:再三渎,渎则不告。
阴邪不占。先圣有灵,但能扶正,决不当邪。
躁急不占。凡卜异样休咎,可用避趋,卜后须从某推某,始从卦爻直断,理必探玄,谈何庸易。
《周易》之“筮仪”
《易》筮之法,在《系辞上传》中有载:“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故再扐而后挂。”朱熹在《周易本义》卷首收有“筮仪”一文,专叙《易》筮。
【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床室中央。】
译文:选取洁净的地方作为蓍室,南向,在蓍室的中央放一张床
(床大约长五尺,广三尺,毋太近壁。)
译文:(床大约长五尺,宽三尺,不要靠墙壁太近。)
【蓍五十茎,韬以纁(xūn)帛,贮以皂囊,纳之椟中,置于床北。】
译文:取五十根蓍草,用浅红色的帛捆扎,贮藏在黑绸口袋,放置在木匣中,再把木匣放在床北。
(椟以竹筒,或坚木,或布漆为之,圆径三寸,如蓍草之长,半为底,半为盖,下别为台函之,使不偃仆。)
译文:(木匣是用竹筒或坚硬的木头或布漆之物做成,其直径三寸,与蓍草的长度相同,一半作为底,一半作为盖,木匣的下面另外做一个台子把它包涵,使木匣不会仆倒。)
【设木格于椟南,居床二分之北。】
译文:在木匣的南面放置一个木格,位于床中间的北面。
(格以横木板为之。高一尺,长竟床,当中为两大刻,相距一尺。大刻之西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下施横足,侧立案上。)
译文:(木格是用横木板做成,高一尺,比床略长。在木格的中间做两个大的格间,两个大格间相距一尺,在大格间的西侧,做三个小格间,小格间相距约五寸,木格的下面设置横足,侧立在几案上。)
【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将筮,则洒扫拂拭,涤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东上。筮者齐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齐,侧皆反。】
译文:在木格的南面放置一个香炉,香集中放在香炉的南边,每天上一炷香表达敬意。将要占卜,就要洒扫擦拭,洗一个砚台,灌上水。准备一支笔,一盒墨,一块黄漆板,都放在香炉的东边(东上)。占卜者穿戴整洁,面朝北,净手焚香表达虔诚。齐,侧皆反。
(筮者北面,见《仪礼》。若使人筮,则主人焚香毕,少退,北面立,筮者进立于床前少西,南向受命。主人直述所占之事,筮者许诺。主人右还西向立,筮者右还北向立。)
译文:(占卜的人之所以面朝北,参见《仪礼》。如果让别人占卜,那么占主焚香已毕,稍向后退,面朝北站立,占卜者向前站立在床前稍微偏西的地方,面向南接受请命。占主直接陈述所要占卜的事,占卜者允诺所请。占主右转回来面向西站立,占卜者右转回来面向北站立。)
【两手奉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合五十策。两手执之,薰于炉上。】
译文:两手捧木匣盖,放在木格的南面香炉的北面。从木匣中取出蓍草,除去黑绸口袋,解去浅红色的帛,放在木匣的东面,共五十根。两手拿蓍草,在香炉上熏。
(此后所用蓍策之数,其说并见《启蒙》。)
译文:(此后所用占卜的蓍草的数量,这种说法同时可以参看《易学启蒙》。)
【命之曰:“假尔泰筮有常,假尔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乃以右手取一策,反于椟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两大刻。】
译文:祷告说:“祈求筮神指示,祈求筮神指示。某官姓甚名谁,今天因为某些事情,不知道如何做,就把所疑惑的事情向神灵求告,其中有何吉凶得失,悔恨忧虑,如果您有灵,请明确告诉我。”于是用右手取一根蓍草,放回木匣中,而后用双手把余下的四十九根蓍草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木格的左右两大格间内。
(此第一营,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者也。)
译文:(这是第一营,所谓分而为二以象阴阳两仪。)
【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间。】
译文:接下来用左手取左边大格间内的蓍草拿在手中,用右手取右边大格间内一根蓍草,挂在左手的小指间。
(此第二营,所谓挂一以象三者也。)
译文:(这是第二营,所谓挂一以象三才。)
【次以右手四揲(shé)左手之策。揲,食列反。】
译文:接下来用右手四根四根地从左手中将蓍草数出。即所谓“揲四”。
(此第三营之半,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者也。)
译文:(这是第三营之半,所谓揲之以四,以向春夏秋冬四时。)
【次归其所余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扐(lè)之左手无名指间。】
译文:接下来把所余的蓍草归拢在一起,或余一,或余二,或余三,或余四,把所余的蓍草夹在左手的无名指间。
(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归奇于扐,以象闰者也。)
译文:(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归奇于扐,以象闰月。)
【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左手四揲之。】
译文:接下来用右手把揲过数出的蓍草放回左边大格间内,再取右边大格间内的蓍草拿在右手,用左手四根四根地从左手中将蓍草数出。
(此第三营之半。)
译文:(此第三营之半。)
【次归其所余之策如前,而扐之左手中指之间。】
译文:然后像前面一样把揲过的蓍草放回右边大格间内,而把所余的蓍草夹在左手中指间。
(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再扐以象再闰者也。一变所余之策,左一则右必三,左二则右亦二,左三则右必一,左四则右亦四。通挂一之策,不五则九。五以一其四而为奇,九以两其四而为偶,奇者三而偶者一也。)
译文:(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再扐以象五年间有两个闰月。第一变剩余的蓍草数,左边余1,右边必余3;左边余2,右边必余2;左边余3,右边必余1;左边余4,那么右边也余4。同挂起的1根蓍草合在一起,总数不是5就是9,5因为是4的1倍而为奇,9因为是4的2倍而为偶。得奇的情况有三种,得偶的情况有一种。)
【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扐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
译文:接下来用右手把揲过数出的蓍草放回右边大格间内,然后把两手所余的蓍草连同挂起的1根蓍草归在一起,放在木格中的第一个小格间内。
(以东为上,后放此。)
译文:(以东为上,后放此。)
【是为一变。再以两手取左右大刻之蓍合之。】
译文:这就是第一变。用两手取左右两大格间内的蓍草合在一起。
(或四十四策或四十策。)
译文:(总数或者是44根,或者是40根。)
【复四营如第一变之仪,而置其挂扐之策于格上第二小刻,是为二变。复,扶又反。营,于平反,下同。】
译文:接下来用同第一变相同的四营方法进行第二变,即分二、挂一、揲四、归扐四个步骤。把揲过剩余的蓍草和挂起的1根蓍草归拢在一起,放在第二个小格间内,这就是第二变。
(二变所余之策,左一则在必二,左二则右必一,左三则右必四,左四则右必三。通挂一之策,不四则八。四以一其四而为奇,八以两其四而为偶,奇偶各得四之二焉。)
译文:(第二变剩余的蓍草数,左边余1,右边必余2;左边余2,右边必余1;左边余3,右边必余4;左边余4,那么右边余3。同挂起的1根蓍草合在一起,总数不是4就是8,4因为是4的一倍而为奇,8因为是4的2倍而为偶。得奇得偶的情况各占一半。)
【又再取左右大刻之蓍合之。】
译文:再取左右两大格间内的蓍草合在一起。
(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
译文:总数或者是44根,或者是36根。或者是32根。
【复四营如第二变之仪,而置其挂扐之策于格上第三小刻,是为三变。】
译文:接着用同第二变相同的四营方式,把揲过剩余的蓍草和挂起的1根蓍草归拢在一起,放在第三个小格间内,这就是第三变。
(三变余策,与二变同。)
译文:第三变生于的蓍草数,与第二变相同。
【三变既毕,乃视其三变所得挂扐过揲之策,而画其爻于版。】
译文:三变都完成后,将剩下的蓍草揲四,根据所得的蓍草数,在黄漆板上画一爻符。
(挂扐之数,五四为奇,九八为偶。挂扐三奇,合十三策,则过揲三十六策而为老阳,其书为“□”,所谓重也。挂扐两奇一耦合十七策,则过揲三十二策而为少阴,其画为“- -”,所谓拆也。挂扐两耦一奇,合二十一策,则过揲二十八策而为少阳,其画为“—”,所谓单也。挂扐三耦合二十五策,则过揲二十四策,而为老阴,其书为“×”,所谓交也。)
译文:三个小格间内蓍草的数量,五、四为奇,九、八为偶。如果三个小格间内挂扐蓍草数都是奇,归在一起共13根蓍草,那么剩余的蓍草数就是49-13=36根,揲四得九,为老阳,爻符画为□,所谓重也。如果是两奇一偶归在一起共17根蓍草,那么剩余的蓍草数就是49-17=32根,揲四得八,为少阴,爻符化为- -,所谓拆也。如果是两偶一奇,归在一起共21根蓍草,那么剩余的蓍草数就是49-21=28根,揲四得七,为少阳,爻符画为—,所谓单也。如果是三偶,归在一起共25根蓍草,那么剩余的蓍草数就是49-25=24根,揲四得六,为老阴,爻符画为×,所谓交也。
【如是每三变而成爻。】
译文:像这样每通过三变而成为一爻。
(第一,第四,第七,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凡六变并同,但第三变以下不命,而但用四十九蓍耳。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七,凡六变亦同。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八,凡六变亦同。)
译文:如果第一、第四、第七、第十、第十三、第十六这六变相同,那么第三变以下就不需要进行了,是因为都是使用49根蓍草的原因。第二、第五、第八、第十、第十四、第十七这六变也相同,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八这六变也相同。
【凡十有八变而成卦,乃考其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
译文:每三变成一爻,一卦六爻,要成一卦,需要18次变易。然后观察卦象的变化,来占卜事情的吉凶。
(卦变别有图说,见《启蒙》。)
译文:卦变另有图说,可以参见《易学启蒙》。)
【礼毕,韬蓍袭之以囊,入椟加盖,敛笔砚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
译文:礼毕,将蓍草用浅红色的帛包束好装入囊中,再放入木匣里盖上盖子,收起笔、砚、墨、黄漆板,再一次焚香致敬退下。
(如使人筮则主人焚香,揖筮者而退。)
译文:(如果是让别人代替占卜,那么占主焚香,向占卜者作揖后退下。)
补注:
原十八变所得卦形,称为本卦。又凡遇老阳、老阴者,无论是第几爻,均使阳变阴、阴变阳;而少阳、少阴则不变。所变之卦称为之卦。占断时,依据本卦与之卦产生变动之情形,取用指定之卦辞或爻辞,辨明其义理,以明吉凶祸福之情形。占断取用卦爻辞之方法,说明如下:
(1)六爻皆静而不变,以本卦之卦辞为占,并参考彖辞。
(2)其中仅一爻变动,以之卦动爻之爻辞为占。
(3)有二爻变动同阴同阳时,以之卦居上位之动爻爻辞为占;一阴一阳时,以之卦阴爻之动爻之爻辞为占。
(4)有三爻变动,不论阴爻阳爻,以之卦中间动爻之爻辞为占。
(5)四爻变动两爻静,以之卦居下位不变之静爻之爻辞为占。
(6)五爻变动一爻静,以之卦不变之静爻之爻辞为占。
(7)六爻皆变动,乾卦以用九爻为占,坤卦以用六爻为占。其馀六十二卦,以之卦之卦辞为占,并参考彖辞。
参考资料
1.《周易本义》,朱熹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分享,将来原创内容会更精彩,大家有什么方面的诉求可以通过公众平台留言!谢谢!
陈炳聿,字息壤,号鹤南山,浙江宁波人,学易二十余年。在职博士,正如本人所说,研究易学体现了其业余的精神。有志向于研究和深造术数的朋友可以加下面的微信号。
陈炳聿(qizhengsiyu)专用微信号,有兴趣术数研究或想要预测的可以加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