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神话传说中,他是众神的主宰,拥有着一身通天动地的修为。而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也同样是一位充满着神秘色彩的人物。
据说他精通奇门遁甲,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并且亲手创造了一个长达800年的朝代。连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也都以他为尊,甚至奉他为祖。
而且更加令人诧异的是,他在出山入世的时候就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关于他在此之前的生平事迹,史书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他就像是带着某种使命,突然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之上,仅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的壮举。
姜子牙
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堪比神明的一代奇人。而且从一些蛛丝马迹来看,他似乎得到了上古文明的某些真传。
比如超越常人的寿命,以及堪称禁忌的智慧,总之他的存在,不仅给当时那个时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改变和塑造了整个华夏文明的格局。而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姜子牙。
姜子牙又名姜尚,据说是神农炎帝的后裔。他的祖先在大禹治水时,曾立下功勋,因此被封在吕地,所以在很多史书中,姜尚也被称作为吕尚。
只不过到了商朝末年的时候,姜氏一族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连封地也早已被别人占领。然而尽管他的前半生过得极为落魄,却也并没有妨碍他作为天命主角的光环。
因为就在姜子牙70多岁的那年秋天,准备外出打猎的周文王提前为自己算了一卦。而根据卦象显示,他这次外出狩猎所能获得的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而是一位能够辅佐他成就帝王霸业的治世能臣。
这时候的周文王也不禁回想起来,早在数10年前,他的父亲,也曾经算过一卦,并且留下了一则圣人归周的预言。
于是周文王连忙按照卦象的指引,来到了西周边境的渭水河畔。在这里他果然遇到了正在垂钓的姜尚。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周文王也愈发确信,眼前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就是自己父亲当年预言的圣人。于是就当即将其拜为帝王之师,并且授予相国之位。
而姜子牙为了考验文王的决心,便提出让他亲自拉车,自己才肯随他归周。由此也就衍生了文王拉车800步,周朝江山800年的传说。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人的确无愧为一代奇人,还未出山之前便已算定了周朝的命数。不过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出现,真的是契合了某种所谓的天命吗?
而在商周交替的背后,究竟又埋藏着怎样的真相呢?
商朝覆灭的真相
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整个社会都处在神权的笼罩之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当时的神权完全足以凌驾于帝王之上。
每逢国家有重大决定,必须先由巫师向神灵祈祷,然后进行占卜,从而以获得神的启示。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作为一国之君的商纣王帝辛,却偏偏向高高在上的神权发起了挑战。他认为人的世界不应该由神来主导,更何况自己作为一代帝王,又岂能屈居于神灵的旨意之下?
于是他便在整个商朝境内掀起了一次改革,而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废除神权。不过与此同时,帝辛的大幅度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而这也恰好让姜子牙和周文王,看到了一个覆灭商朝的契机,因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毁灭,往往都是从内部先诞生出缝隙。
而商朝内部的社会矛盾与裂痕,则正是这个王朝将要走向衰败的前兆,于是他便与周文王开始暗中谋划,一边离间商朝与其他诸侯之间的关系,又一边派人暗中联络这些诸侯,目的就是要把商纣王彻底孤立起来。
除此之外,深谙天道法则的姜子牙也知道,一个朝代的生与灭,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所以他又向文王强调,如今的商朝虽然气数将尽,但终归还没有走到真正腐朽的时刻。因此他们还需要再耐心等待的同时,摆出一副恭敬顺从的假象,来麻痹对方,使其放下戒备。
同时为了进一步将商纣王推向深渊,他还提出让文王花重金收买纣王身边的大臣,并且通过他们为纣王进献金银美女,使其沉迷声色,宠信奸佞。
这些做法虽然听起来都非常的阴损,与我们印象中那个一身正气的姜太公似乎并不符合。
但事实上,这的确都是史书中的真相,而且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此外还有许多被隐藏起来的真相,都收录在《太公兵法》的文伐十二术当中。
总之在姜子牙的指导和运作之下,周国经过十几年的筹备与发展,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再加上这些年又先后吞并了几个小国,当时西周的影响力已经遍布各路诸侯,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盛况。
可即便如此,周文王却也并没有在纣王面前露出丝毫痕迹,而是终其一生都在隐忍蛰伏之中度过。
直到武王姬发继位之后,姜子牙才认为时机差不多到了成熟的时候,于是便让武王下令召集诸侯,组成了一支数万人的伐纣大军,聚集在蒙津这个地方。
但是就在众人以为能够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的时候,姜子牙却突然下令,让所有人班师回朝。面对这一命令,众人虽然不解,但却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他又一次召集诸侯起兵伐纣。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出兵之前,武王姬发还特地算了一卦,结果卦象显示为大凶之兆。
可姜子牙却丝毫没把卦象放在心上,而是直接下令让众人出兵。然而这一路上,也的确和此前占卜的结果一样,几乎每一段路程都充满了艰难险阻,而且还碰上了百年不遇的一次狂风暴雨。
面对如此情形,王姬发与各路诸侯都建议终止此次伐纣,而姜子牙却力排众议,让军队继续前进。
最终伐纣大军与商朝的军队,交汇在牧野,而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而这次战斗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的顺利,双方刚一交锋,商朝军队就立刻变得溃不成军,纷纷倒戈。
而是去抵抗力量的商纣王,最终也选择在鹿台自焚而亡,传承了数百年的殷商王朝,就此落下帷幕。
这时众人回过神来,也不禁开始佩服姜子牙的神机妙算,随后继任天子之位的武王姬发开始论功行赏,将自己的亲族和此次伐纣的功臣,分封到九州各地,协助自己掌管天下。
而姜子牙也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齐地的君主,也就是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不过在此之后,周天子却并没有让他留在封地,而是让他继续在周朝的都城任职。
因为当时的周朝虽然得了天下,但内部局势却并不稳定,所以自然离不开他这样的治世能臣。
也正因如此,姜子牙这一生先后辅佐了六代周王,期间平定了一次又一次叛乱,为整个周朝的统治打下了极为牢固的基础。
而他本人也活到了130多岁,最终病逝于镐京。
天命所归
回顾姜子牙的一生,如果要用四个字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天命所归。而在这其中,同时也蕴含着商朝与周朝相互交替的根本原因。
因为从表面上来看,商朝的覆灭似乎是受到了神权的反噬,是神灵降下的惩罚。可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吗?
所谓的神权,其实也不过是上古时期的统治者,用来统治天下的一种制度而已。他们所供奉的神灵,也只是为了在百姓心目当中,建立一种威严不可侵犯的形象。
所以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统治。况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商纣王真的像史书中所写的那样昏庸和残暴吗?
其实倒也未必,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所以与其说纣王受到了神的惩罚,倒不如说他是因为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制度,而让自身付出了代价。虽然按照人类社会进化的历程来看,废除神神的确是文明的进步。
但是如果这种进步过于激烈,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自上古以来,神权统治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的时间,早已在底层百姓的心目当中,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信仰。
而如今他要颠覆神权,也就等于颠覆了原有的统治体系,颠覆了整个社会的规则,以及所有人的精神支柱。这也正是造成商朝内部,发生动乱的根本原因。
而姜子牙加速商朝的灭亡,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商朝崩溃时所带来的混乱。
同时他所创立的周朝,虽然再一次延续了神权统治,但实则也对这条制度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概念,将帝王称为天子。
所谓天子,也就是上天之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资格与上苍进行沟通的人。这么做也就等于将祭祀神灵以及统治天下的权利,完全集中到了天子一个人的身上。
虽然表面上还是打着神权统治的幌子,但实则所谓的神权已经是名存实亡。所以说姜子牙的出现,也算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完成了纣王当初想要实现的目标,带领着华夏一族,逐渐从神权走向了人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