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华诞,大国小家/梦啊梦
£徐承彬
昨天在齐鲁壹点微信群里,看到秦编辑发了一个“月满华诞,大国小家”的征文启事,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主意真是挺好!自从我注册齐鲁壹点个人号以来,目睹了齐鲁壹点上发起的多次征文活动。有时候,我也是积极参与,做梦都想获奖,结果总是与奖项擦肩而过。这不,这次征文刚刚推出来,我又开始跃跃欲试了。写点啥呢?我在想:围绕征文要求写,保证没有错。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还真不假。昨天晚上,我居然做了一个梦,故事跌宕起伏,内容好长好长。直到早上去上厕所,我还沉浸在梦境当中。妻子问:“你在干吗?不赶紧洗漱吃饭!”我走出厕所就跟妻子说:“我晚上做了一个关于国家大事的梦,说给你听听吧!”妻子笑我:“你把自己当成国家领导人了啊,自个的小家没管好,还关心起了国家大事?你说来我听听!”于是,我就把梦里的事情娓娓道来。妻子听得很认真,一个劲地点头表示认可。
那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梦呢?原来呀,是关于国家放开生三胎的梦。我在梦里,给国家领导人提建议,我说:“生孩子应该发津贴费。如果给生一胎的家庭发津贴费的话,就发给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每月双方各发500元,由居(村)委会确认、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各自签领,以此表彰他(她)们对下下一代人的付出所应得的报酬;如果孩子的父母是单亲家庭的话,就把1000元钱发给其单亲祖父母;如果孩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没有的话,就把1000元钱发给孩子的保姆;当然了,如果孩子的父母想自己带孩子,就把钱直接发给孩子的父母。连续发5年,直至小孩儿上幼儿园为止。这样,不仅能保障了孩子有人生、有人看、有人养,而且还能让看孩子的人5年内都能领到国家发的津贴费;既能让孩子父母的心里感到安慰,也能让看孩子的人心甘情愿地去配合做好看护下下一代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减轻了年轻人生孩子的许多顾虑,可以充分调动年轻人为国家优生优育的积极性。”妻子说:“那生二胎呢?”我说:“这个,我也想到了。生二胎也照样发1000元津贴费,凡是生二胎的家庭,第一胎孩子享受5年每月1000元津贴费不变。生了二胎津贴费加起来就是每月有2000元,可以减轻年轻人不少的经济压力。”妻子跟进问我说:“那么生三胎的呢?”我说:“生三胎的同样跟前两胎的待遇一个样,有3个娃的家庭每月就可能领到国家3000元的津贴费了,生娃养娃的负担不就轻松多了吗?”妻子说:“这样国家得格外花多少钱啊!”我说:“不管花多少钱都划算!因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没有人,便没有一切。国家在5年到15年的时间内,能成长起一大批的年轻人,少年强则国强。到那时候,国家想办啥事,就都能办成了。”妻子说:“你还真行!睡了一觉,就做了一个这么大的梦!你的梦能实现吗?”我说:“能不能实现我说了不算,做不做梦我说了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只是提个建议。”妻子哈哈笑起来:“你做的这梦,是个好梦!你不说,我从哪知道这些道理呀!”我说:“这梦给了我写作的灵感,我就把梦写出来,去参加齐鲁壹点的征文比赛,也算是我给中秋节和国庆节献上的一份贺礼了!”妻子乐了:“你这份贺礼分量真是不轻,要是成了,那些生小孩的年轻人会争着给你送礼呢!”我一听妻子说得有趣,我得把梦赶快写出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有困难别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们想说的话,祖国母亲都听得到。妻子催我了:“你吃完饭,就去写你的梦吧!”
梦啊梦,但愿这不是一个梦!
作者简介:徐承彬,笔名威海天空,1964年出生,山东省威海市人,退伍军人,中共党员,全国物业管理师,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烟威写作联盟副秘书长,作品散见《威海晚报》《烟台日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黄海散文微刊平台》《中国乡村》《丹崖》《军绿》《中国作家》。作品收录于《2023胶东散文年选》《胶东散文十年作品精选(2013-2023)》。有十余篇作品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个人首部散文随笔集《老徐文集》入选“山东省写作学会写作丛书”系列。
壹点号徐承彬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