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2间办公室、20多人办公的公司,却开发了1730个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对外宣称已发证128万张......近期,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被指乱发职业资格证书,严重扰乱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市场,引发舆论热议。02
第三方认证机构英才公司存在“五假一真”问题
英才公司对外宣称是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英才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庆运称,公司每年都会去市场监管部门备案,而申领的营业执照“一般经营项目”含有职业技能鉴定,没有“许可经营项目”,因而无需向人社部门备案。针对王庆运的说法,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市场主体在市场监管局备案不同于行业主管部门的备案,后者备案是指对其具体经营行为的监管,英才公司是有意混淆概念。此外,英才公司对外颁发证书的“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只是网页,在市场监管部门和民政部门查询不到登记或备案信息,不是实体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证明。2017年,人社部经国务院同意向社会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2021年11月,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进行优化调整,发布新版目录,共包含72项职业资格;并明确了相应实施部门或单位,除此之外,任何机构或单位不得自行设置实施职业资格(包括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不得自行开展冠以职业资格名称的相关活动。 “英才公司存在的问题是‘五假一真’,即假机构、假合作、假宣传、假证书、假资质、真牟利。”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英才公司有意混淆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区别,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声明称,英才公司颁发印有“全国”“职业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的证书,违反了关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证书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全国”“职业资格”“人员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的相关规定。0220多人的企业炮制出上千种“山寨证书”
有媒体实地走访发现,英才公司坐落在南京市新街口商圈的一处写字楼里,仅有2间办公室,20多人办公。王庆运还称,英才公司1999年注册成立,是行业为数不多的大型第三方认证机构,已开发1730个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合作单位多时达500余家,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例如“武器工程师”“导弹维修工程师”“航空航天工程师”,这些只上几天课就能拿到手的五花八门的“职业证书”中,有些是培训机构自己编造出来的。
“山寨证书”中,有的机构和证书都是典型的假货,这些机构冒用正规机构的名称、公章、单位标识,使用域名极其相似的网站,赌的就是考证人的大意,骗一个算一个;有的合规机构存在不合规行为,其超范围培训等夹带私货的发证行为同样不被承认;有的培训机构打擦边球,篡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的职业名称,对目录外的甚至是自己编造的职业进行培训、发证,混淆公众认知。
以目录中的“碳排放管理员”为例,有的机构将其改成“碳排放管理师”开展培训和发证,并以此规避备案等硬性要求。
此外,近期15家行业主管部门也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及其认证中心并未在行业主管部门备案,颁发的证书不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被指混淆概念、乱发“山寨证书”
针对王庆运的说法,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市场主体在市场监管局备案不同于行业主管部门的备案,后者备案是指对其具体经营行为的监管,英才公司是有意混淆概念。此外,英才公司对外颁发证书的“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只是网页,在市场监管部门和民政部门查询不到登记或备案信息,不是实体机构。“英才公司存在的问题是‘五假一真’,即假机构、假合作、假宣传、假证书、假资质、真牟利。”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英才公司有意混淆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区别,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声明称,英才公司颁发印有“全国”“职业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的证书,违反了关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证书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全国”“职业资格”“人员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的相关规定。有业内人士指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山寨证书”,加剧着考证群体的困惑,冲击着正规职业证书培训市场。职业考证领域的乱象,与培训和发证主体不乏“李鬼”有关。在人社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中,要求“建立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其中,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权被下放,这成为被某些机构碰瓷、滋生“山寨证书”的重灾区。尤其是某些机构在广告宣传上刻意曲解国家规定,冒用正规机构名义,违规使用“中国”“全国”及国徽等字样和图案,增大了“山寨证书”的迷惑性。其次,与人们的认知滞后、心理焦虑相关。很多人对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调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变动等情况并不了解,叠加就业难时的“证多不压身”、从众报考等心理,某种程度上给“山寨证书”提供了机会。04考“易学风水师”要花3万多?
此前,有媒体在江苏英才集团官网查询发现,该网站提供的考级项目有上百个之多,在网站热门浏览第一位的是一则2019年8月发布的“易学风水师招生简章”。对易学风水师的考级发证机构就是“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这一简章还自称:“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是国内首家、且是唯一带有‘全国’字样的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机构,最初于1999年12月设立。2008年之后,政府已不再审批或备案带有‘全国’、‘中国’、‘国家’等字样的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印章和钢印,敬请广大考生和用人单位仔细甄别。”不过,这些行为已被官方认定违规。上述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声明已明确,“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颁发的所谓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使用了“全国”“职业资格”字样和国徽标志,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对外宣称发证128万张,收入或近13亿
其实,2011年以来,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一些媒体曾多次点名曝光英才公司违规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但令人不解的是,这家公司持续经营至今。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英才公司跨区域、跨领域开展培训认证以规避监管。该公司在全国多地通过授权方式开展业务,合作单位中不少是地方职业院校,且很少在江苏本土开展业务,有意规避属地和人社部门行业监管。从该公司涉诉的裁判文书看,往往只能追溯到在外地合作的第三方。“他们很会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精心设计了‘防火墙’,给调查取证带来很大困难。”治理“山寨证书”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职业证书是对相关行业从业者的技能认可,国家放权让社会机构开展技术技能类培训和发证的初衷,是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提升职业技能的通道。某种意义上说,培训和发证的秩序与公平,关乎整个职业就业生态的健康与稳定。整顿职业考证乱象,有赖于有关方面的持续努力,不能让某些机构绕开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另搞一套、损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权威性、扰乱衡量职业技能人才的标准、冲击现有的职业及就业环境。治理“山寨证书”,相关部门也应对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给予更多专业性指导,及时填补权限下放之后、稳健多元人才评价机制形成前的空隙,避免出现“李逵退场、李鬼横行”现象。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丰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等。在这个过程中,清理“山寨证书”,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市场的健康,有待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源丨软件星球综合北京商报、新华社、新华视点、澎湃新闻、华商网、工人日报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