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一说起源很早,是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界非自然现象的一种玄学理解,老一辈的人经常说,好的风水不仅可以家财兴旺,还能造福子孙后人。这种说法当然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毕竟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也有着悠长久远的历史。
古人生前信风水,死后更是信这个,即使是帝王将相也不能幸免,这也就是选址的由来,晋代郭璞《葬书》“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由此可以看出风水不仅可以用来看,而且还能用来运用。南京作为七大古都之一,选址当然是经过选址者的深思熟虑,并且也肯定是符合风水学上的宝地。即使是在现代,南京也是我国最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方之一,足可见先人的智慧所在。
但是就是在这么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却隐隐显露出其凶戾的一面。公元549年,发生了一场叛乱,史称侯景之乱。北齐叛将侯景渡过长江直逼当时梁朝的都城建康,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南京。有史料记载侯景当时狂语“纵兵杀掠,交尸塞地”和“若破城邑,净杀尽,使天下知吾威名”,经过此次叛乱,昔日建康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可见战事的惨烈程度。
这样的事情远没有停止,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在运动最高潮阶段,南方城市大都被太平军所占领,南京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当曾国藩的湘军赶到之后,破开城门,数万湘军与太平军在城内激战,最后曾国藩在上书的时候简要提及“三日之内毙贼共十万余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当时可以想到,真是到了“流血漂橹”的境地。而且死伤者当中当然也不乏平民百姓,以至于后来有人传闻“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本是一件湘军解救黎民的好事,但实际上却成了杀人犯的屠宰场,岂不令人感到疑惑?
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便是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所作所为。那是如何残暴的一种野兽行径,如何的泯灭人性行为,即使放到今天,再次提起也让人心情难以平复。1937年,日军攻入南京,在城内进行了为期40天的疯狂屠杀,预估是有三十万同胞死于这场大屠杀之中,这里的数据可能产生分歧。但一度的南京,确实成为了修罗场,成为了中国老百姓的炼狱。
那么,为什么风水上的宝地实则成为了凶地呢?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南京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古往今来都是交通便捷之地,但反过来,交通便利的地方便成为易攻难守的城池,也就导致战略上的劣势。其二在气候适宜的地方,容易养出怠惰懒散的毛病,这样会成为守军将士的弊病,一旦遇到真正的战斗,便不能立即投入到战斗状态。其三南京作为几朝古都,在朝代中都有着经济重心的地位,也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祸乱也就再说难免。
参考文献:《南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