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①,术中有数。阴阳燮理②,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③。
注释
①数中有术:数目里包含着谋略。②阴阳燮理:阴阳相互协调的道理。③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时机不能过分完备,过分完备就会贻误战机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
1﹑日干逢遁格、诈假格利于用计。
2﹑日干生时干而克月干或日干生月干而克时干,但不能克年干,因年干为太岁,若克太岁,则属犯太岁,事情一般无好结局。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1﹑遇伏吟局,反吟局主伏而后动。
2﹑日干旺,上乘玄武或腾蛇,表明求测者心明而装糊涂。
3﹑日干旺,临杜门,主求测者保密不暴露。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译: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的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
1﹑遇诈假格利使计谋。
2﹑时干处沐浴或下临壬、癸或上乘玄武,表明该事应利用其贪欲诱其上屋。
3﹑日干旺相或克时干,求测人旺相能抵御困难,克时干是能制住对方。或时干生日干,利牵着对方鼻子。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1﹑日干与用神落宫循环相生,如日干生年干,年干再生对方用神,可借助年干太岁来制造声势。
2﹑逢诈假格宜用计谋。
3﹑日干、时干宫中有景门乘玄武、腾蛇、逢空亡等,有利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
1﹑大局伏吟,伏吟利后发制人,利反客为主。
2﹑遇诈假格,有利使用计谋做事。
3﹑时干生日干或日干旺相,事情宜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