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住宅环境更加讲究,除了居住环境舒适以外,还追求“好风水”,尤其是做生意的,或者一些知名明星,商人都曾有媒体爆出他们信风水的报道。
那么风水是“迷信”么?这个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我曾经跟一个在美国读建筑学的留学生交谈过,从交谈中了解到,在美国建筑学课程中,会讲到中国的“风水”的,并且也是十分的重视,还有专门的风水历史课程。同样,在我国也有一些大学建筑系也会讲授风水相关的课程。从这一点看出,风水并不是封建迷信,而且一种学术,不然也不会大学也不会教授这门课程了。
风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风水术,只是先人根据自然环境,选择有利于生存的地理位置。先秦时代,曾有先人在相地,择地实践中做过贡献。秦代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相地观念,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很盛行。汉代时,风水的理论开始逐步形成,结合阴阳五行,八卦等知识,奠定了风水学的基础。在历史长河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生了管辂、郭璞等风水宗师,并且著有《管氏地理指蒙》,《葬书》等流传至今的著作。隋唐五代时期,出过有名相地师萧吉,著有《葬经》、《宅经》、《相地要录》等书籍。
唐朝时,风水学更是进一步发展,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杨筠松,后世称其为杨公,唐僖宗时,官致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琼林御库,主灵台地理事,在杨公45岁时因黄巢之战乱,携带宫中秘籍出逃,云游天下,从长安到江西赣州隐居,后将所学传于曾文辿,廖金精,刘江东赖文俊等位弟子。现在我国江西赣州的三僚村就是当年杨公仙游之地,当地人多以风水为生,被称为“风水第一村”。风水术后经历宋代明,明清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学着,风水大家,以及相关著作,如《阳宅指南》、《相地指迷》、《水龙经》等。
随着历史发展,风水这门自然地理学术,难免会被封建统治者加以神化,夹杂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所以,我们现代人对待风水,要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局限性,不可以迷信,需要正视这门学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这门学问能流传下去,而不是被外国人申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