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我们老家那一带,封建迷信得很。街边边,经常有个瞎子,或者不是个瞎子,摆一个摊摊,摊摊上放了一张纸,纸上写着“算命”“手相”“八字”。专业一点的,还会画了一个太极,八卦,或者一个画满各种记号的脸谱。听到或者看到有行人经过,在摊边稍作停留,就会热情洋溢地招呼:
老俵,要不要算一卦嘛?
或者:
老俵,看看八字?
或者:
老俵,看一下相唆?
老乡就蹲在摊摊旁边,认真倾听自己的命运来。
当时我是一个崇尚科学的青少年,看到这幅场景,心里面会哼出一声很有科学立场的话:
落后,封建迷信!
来到上海,我发现也有这样的摊摊。不过要与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匹配,摊摊大多都设在室内,或者是写字楼,或者是居家住所。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兴起,我发现这些算卦啊,算命啊,看相啊,居然都可以互联网化了,可以大数据了。不但如此,还中西合璧了:塔罗牌、水晶球,居然和传统的算命、算卦完美合作,形成了一个个新的流派。
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看来不是封建迷信这些年变得厉害了,而是它一直这么顽强地厉害着。
全世界都封建迷信得很。
二
我有段时间经历了中年危机,发愁自己工作的地方哪一天关张了,怎么还房贷?炒股肯定不行,没有亏本已经是很神奇了;做生意,脸皮似乎还不够厚;送外卖,估计车技和年纪都不合适。
想来想去,只有摆摊摊了,对着路过的年轻人打招呼:
少年郎,来算一卦噻?
或者:
小姑娘,看个手相不?
似乎还有点靠谱。
为此,我认真研究过目前摆摊摊的种类和市场前景。香港的麦大师就不提了,人家依托线上线下两种渠道,通过打造不可替代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已经不是一般的小摊摊能比拟和竞争的了。
麦大师这个,不属于我的主要竞争对手。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网上的,大多是算命、算卦居多。算命呢,主要有免费的八字排盘、紫薇排盘。不过,这就像卖保健品的套路,免费让你尝到点甜头,后面就开始要收费了:要想知道排盘的分析?请付费。
我看过那些付费的分析,感觉吧,水平也就那样。
在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国际化发展潮流、后现代解构时代深层次的变化方面,我还能略占优势。
这就坚定了我摆摊摊的信心。
目前虽然摊摊还没有摆成功,但已经成功解决了我的中年危机。
摆摊摊还有解决中年危机的良好效果,应该算是我的一大创见。
三
目前网上的算卦,主要是纳甲筮法,或称“金钱卜”,又称之为“小衍之数”、“火珠林”,其法来源亦古。比如,卦爻辞中有“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就有可能来源于纳甲。它的方法也不难,用三个铜钱扔六次,得出六爻,再根据得出这六爻的情况,对想要知道的事情进行分析判断。
还有一种大衍之数,比如《易传》讲到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按照一般通行的观点,大衍之数主要的方法是以50根蓍草,取其中的49根来进行演算。通过18次演算,得出六爻,形成一卦。再根据推演中的6、7、8、9等数字,看是否要进行爻变。遇6、9,则阴变阳,阳变阴。然后根据变爻的情况,通过一定的判断原则来分析吉凶悔吝。
大衍之数的起卦,是这样的:
(图片上的手杆杆来自于网络)
冯友兰先生曾回忆说,他在解放前北京街头碰见一个摆摊卖卦的人,自称能用《周易》筮法占卦,他请卖卦的人占一卦,卖卦的人说有大衍、有小衍,在街头只能用小衍,要用大衍,需要到他家里去。冯友兰先生说他当时有事没有去,他认为这个摆摊的人对筮法似乎是有所传授的。冯先生以为,《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要作调查研究工作。
——冯先生这话,也可以理解为:
摆算卦的摊摊,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我感觉安心多了。
另外,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筮法,就是《梅花易数》。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据说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起卦之后,主要根据五行生克来判断吉凶悔吝。
其实不管哪种筮法,难的不是起卦,而是解卦。这就像知道了数学公式不难,但要正确运用公式、得出正确答案,就有点难度了。
比如上面讲的纳甲筮法,主要以求卦当天的日期与起卦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吉凶悔吝。其中有很多规则,比如用神、元神、忌神、仇神的关系;比如进、退;再比如合、冲、刑、害;还有什么飞、伏,官鬼化妻财,青龙白虎螣蛇玄武,等等。
不过,规则归规则,每到具体的案例,都需要灵活掌握。这就导致同样的情况,却有不同的结论——所以不要怪人家不相信,因为你的这些分析不科学噻,——当然,也有很多人讲:我分析得对,李瞎子分析得不对,不是因为规则不对,也不关灵活不灵活的事,而是李瞎子的水平没得我的高。
但这样讲,就没得底了。
四
当年我用科学的态度鄙视了摆摊摊,想不到现在要用摆摊摊的梦想来解决我中年危机。看来,任何时候都不能鄙视摆摊摊: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摊摊:
修鞋的也好,算命的也好,卖凉粉的也好,摸手相的也好,只要能帮助我摆脱中年危机,不陷入无休止的内卷,这就是值得称道的摊摊。
现在要是看到路边有摆摊摊的,如果他们热情地朝我招手:
老师傅,要不要算一卦嘛?
我肯定不会从鼻孔里哼出科学的鄙视。不过我一定会生气:
老子都快知天命了,你还让我算一卦?当初我还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时候,你咋个不帮我算一卦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