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古代智慧的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所在,被称为“群经之首”。
很多人都觉得《易经》就是《周易》,其实不然。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
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大多数世人下意识的会将《周易》等同于《易经》。
从本质上来讲,《周易》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周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即认为《周易》与大自然、自然国学存在密切联系,是自然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也有人认为《周易》只是一本占卜之书,是迷信不科学的。真的是这样吗?
南怀瑾先生说:“千万别晚上读《易经》,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
不是因为老辈们说《易经》可以辟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经》。不是说,枕边放一本《易经》,就可以把鬼赶跑,也不是《易经》一读,鬼神听到了就不安。
而是因为,夜间一读《易经》,一夜就不能睡觉了。因为,发现一个问题,想要去找答案,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寻找答案,发挥研究越没完,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
孔子看到《易经》的时候感叹,原来它不是讲算命的,而是讲天命的,这时候的孔子五十岁,所以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解《易经》做《易传》,发挥了乾卦的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一种阳刚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刚毅坚韧。
老子虽然在《道德经》里没有提到乾卦坤卦,但他提到了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把阴放到前面,阳放在后面,老子主张的阴柔,就来源于坤卦。
中华文化,阴阳中和,《易经》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生命力。
“读《易经》到底有什么用呢?”
《易经》中的每一卦,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它不是只对应一件事情,而是对应一类事情,其中每个卦每个爻都对应了三个点,第一这个时空点好还是不好,第二你应该怎么做,第三结果怎么样。
比如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
我们说小时候刚出生,儿童时代是初九,需要蓄积精力;
长大了企业刚刚开创,也是在初九,也要潜龙勿用,不要急着去做项目,而是要潜伏在那里,龙潜在水里是在找他的水,我们刚办了企业,要找到人脉、钱脉、资源,这不好像是我的水吗?
比如说我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去了一个新单位,不要着急施展自己的才华,需要潜伏在那,摸清情况,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这是最重要的。
这也正是《易经》的魅力,它教你从这件事推测到下一件事情,叫以类万物之情,推测出万事万物的情况。
利用阴阳的变化预测某件事情的趋势,做到快人一步。
当别人还在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乡"里,懂得变化的人就会提前做好应变的准备,面对危机和衰落也会有万全之策。
这或许就是易经八卦的意义。
《易经》是我们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华萃取和高度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
在古人看来,易经之所以博大精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包罗万象,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其实是一部涵养福报的古籍,里面暗藏着更为高深的智慧。
很多人觉得《易经》这本书晦涩难懂。人们觉得它深奥,却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探索它。
我读的是这本白话文图解版本《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使易经读起来更通俗有趣。
精美图解,本书采用现代图解手法,穿插多幅精美的手绘插图,文白对照,能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很多古人的智慧。
书中还有详尽的注释,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为你扫清所有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原著的精妙。
易经里可不仅只有深奥的大道理,还有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易经》是跨越时空才能留下的经典作品。实在不可不读。
马云也是多次公开推荐《易经》,并忍不住感叹“自己得益于比别人读得早”。
这本《图解易经》仅需56块钱,也就是两包烟的价钱,就能够让你受益匪浅。
您可以点击下方商品进行购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