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两年来,对于《周易》的解读,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周易》来源太古,语言的演变,造成后人往往拘泥于文字表面,解读时渐失真意。所以自孔子而后两千多年,后人对《周易》的解读有颇多谬误。还有一个原因,是《周易》中使用了大量的假借字,这一点与甲骨文相似,现代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其中假借字的使用率超过70%。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周易和甲骨文的创作者对话语权控制的需要,故意使用大量生僻难懂的字,已造成神秘感,便于神道设教。
《周易》中有一些著名的卦辞,爻辞今人耳熟能详,但对其真意往往知之了了。如“元亨利贞”,往往被解释为:“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周易正义》)。上面的解释中对关键的两个字“亨和贞”的理解是失去了其本意的。“元亨利贞”是传世本易经中的卦辞,而在帛书易经是“元享利贞”。亨与享通假。而享,饷也,饗也。献也。甲骨文:“今秋其享”。又享,祀也。“敬神之欢宴美食曰:享”(《国语》韦昭注)。《说文》:享,献也。《儀禮》:以肆献裸享先主,以馈食享先王。又《易.文言》:亨,嘉之会也。喜嘉之会,曰元享,元亨。《周易异文考》:汉碑中元亨字皆作元享。所以这里亨与享通假。元,大也。元享即大献享。
贞,在《周易》中多处出现,其义也不一。有德,得,正,止,定,占卜,正固等。《周易》中,泰初六: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丕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周易集解》:贞与正相同。《经典释文》:正,亦作征。征,远行。
综上,元亨利贞是:大献享,利于远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