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周易》,大家都听说过,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周易》成为了儒家圣典,六经之首,也被称之为“大道之源”,历来受世人推崇。
不过古时还有一本书与“周易”其名,却被封禁两千年,专家也说不要学,这是为何?
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多少是带了点“巫文化”的,我们说的这本和《周易》齐名的上古奇书之一,就是写了关于“巫文化”的《鲁班书》。
听到“鲁班”这个名字,或许有朋友会说“鲁班书不是讲木匠的吗,怎么这里成玄奇巫术了?”问题的答案还要从书中找。
《鲁班书》又称“鲁班经”,顾名思义是春秋战国的鲁班所著;强调一下,历史上的鲁班可不仅是木匠,他还是建筑学、石匠、瓦匠,甚至是武器制造的“祖师”之一。
他《鲁班书》又被叫做《鲁班全书》《鲁班经》《鲁班秘书》,虽然它看着像是在讲建造房舍的工序,有如何选择吉祥的日子,说明鲁班真尺的运用;记录了常用建筑的构架形式、名称等内容,但是是却在里面却记载了很多匪夷所思的道术法术!
这些内容并不稀奇,在《奇门遁甲》和《周易》中也有很多,就因为这个原因被封禁,不让学习了吗?
其实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鲁班书》还有一个规矩,即学者“缺一门”;简单的说,《鲁班书》虽内藏奇术,但学习者要在“鳏、寡、孤、独、残”中选择一种作为“代价”,由此民间又称其“缺一门”。
这就是大家对《鲁班书》皆避之不及,也是历代封禁它的主要原因。
鲁班为什么要有“缺一门”的规矩,似乎跟他的经历也有关系。或是鲁班太过聪明,闹得“天妒英才”,传说其曾造一木鸢,结果摔死父亲,又造“自行车”,弄丢了母亲。
尤为著名的“传说”是:
鲁班曾经被征兵,为与妻子团聚就造了一只“木鹤”,来往驰骋如风似电。按理说这是件好事,但鲁班妻子心生好奇,一日学着鲁班的样子骑上“木鹤”正在云中嬉戏,不巧忽然分娩,体出污血;血沾到木鹤,“法术即破”从高空坠落。
鲁班从此性情大变,开始“诅咒”天下手艺人。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鲁班书》虽遭历代封禁,但并未从世间消失,如今天的故宫博物院藏有“万历本”、国家图书馆藏有“崇祯本”;此书历经千年岁月,虽然有专家还是强调说“仅作为考古和学术研究,最好不要学”。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大感兴趣。
毕竟,鲁班书里面讲的建筑学,的确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科。
现在很多古代的技术今天都已经失传了,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古代的建筑美学才显得格外的大气磅礴而美观。
如果大家对这些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本《鲁班经》,除了古代的木工禁忌、流程之外,还能看到很多古代传说与建筑学关联的影子,以及中国千年手工艺智慧的种种结晶。
它还附带着两篇序,其中一篇阐述了术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篇则主要回答了术数是什么。
这本书里面还含有大量的插图,描述了我国古代各种建筑物、家具的图样。如果您想购买这本《鲁班经》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横幅就能购买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