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父亲因为上班,就叫小野去喝喜酒,是村里一位族弟结婚,满满当当摆了几十桌,但是村里人就两桌人,还没有坐满,几乎都是一些老人带着孩子,那些半大的孩子已经基本不认识了,聊起来才知道是村里哪位哥哥或者弟弟的孩子,同样的,很多老人也不认识我,报了父亲的名字方才恍然大悟。这让小野意识到,曾经亲密无间、团结向上的宗族关系,正在消失!南康的宗族正在消失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给新生儿起名字。以前我们的名字都是按照宗族族谱辈分来取的,像我们爷爷辈是元字辈,名字都是“姓+元X”,父亲是发字辈,同龄的名字都是“姓+发X”,到我们这一辈,用字辈取名字的就少了,至于现在出生的孩子,别说姓氏堂口什么的,很多人连字辈都分不清了,见到村里人,除了“叔叔、阿姨”,几乎不知道怎么打招呼。
目前南康能看到宗族关系的地方,可能更多的是在白事上。村里老人高寿去世了,家家户户都出人帮忙张罗。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如果喊了你不来,你家里老人了,就别怪大家不帮忙”。即使现在推行火化,很多风俗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在这时候,村里人才能停下赚钱的步伐,聊聊家常,谈谈现状。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能看到,农村的祠堂正在消失。以前南康大多是九井十八厅结构的大房子,家家户户几乎住在一起,祠堂也就在旁边,很多孩子都是在祠堂里捉迷藏一起长大的,感情也比较深。但是现在,很多农村的祠堂都随着岁月倒塌了,各家也建起了各自的红砖房,宗族关系失去了维系的载体,也就淡了。当然,现在很多地方也提倡重建祠堂,但是更多的沦为了炫耀金钱实力地位的方式,凝聚的宗族力量早已随着祠堂一起倒塌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亲戚圈越来越小,年轻人也不愿意走亲戚。越来越多的人都出去打工或者去外地读书,只有像春节这样的日子才能碰面。见了面不知道叫什么,明明是回老家,却有一种做客的感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今年过年,你还会和族里的亲朋好友一起玩吗?
(文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内容来源:南康微视野
▍图文编辑:小野(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合作:15970966007(微信同号)
▍法律顾问:李河芳律师 | 江西冠群律师事务所
热点推荐
◆南康龙岭村部分家具厂夜间偷喷油漆,限期搬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