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那么多,大家如果觉得不错,拜托赏个赞!谢谢
~~~~~~~~~~~~~
现存的商业模式分析
既然机会已有,那怎样的商业模式能有机会在这个万亿赛道跑出呢?我们将已有的互联网不良资产公司商业模式大致总结为五类:
1、数据查询工具类:市场小众
代表:搜赖网
顾名思义,数据查询工具类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整合催收相关的数据查询服务,比如工商信息、诉讼信息等,为催收公司及债权方提供数据服务。但此类公司面向的市场相对小众,就算有1万家持续服务的催收公司客户,每年付1000元,也只有1千万的年收入。
数据查询类的公司在未来还存在着转做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的想像空间,但个人认为路线不够直接。
2、债权与催收交易信息撮合类:长期易脱媒
这类公司选择制作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平台做交易双方的准入、信息整理等,双方有意愿后直接联系。
信息撮合类的平台存在一个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佣金难收,容易脱媒。
短期来说,在服务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债权方需要寻找额外的服务方,但长期来说,伴随着上下游交易的增多,形成稳定的关系,平台完全可以被绕开。同时,由于此类交易的非标准化,很多合同需要双方多次来回沟通,确定条款,直接的线上交易成功率较低。
这类平台的想像空间是大量债务委托都在平台发生,然后沉淀数据做其它增值业务,或者从B2B撮合,聚集流量再开展自营。而收集黑名单是信息撮合类平台的另一个故事。但是卖黑名单赚钱的生意,也许能有几百万到千万的年收入。个人认为这样的路线同样不够直接。
3、传统自建网点催收公司:大客户维护、规模化和成本效率
代表:申请挂牌新三版的一诺银华
传统催收公司用自身品牌从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接来业务后,采取自己内部团队及外包第三方的方式完成催收业务,收取佣金收入。
传统公司的竞争力取决于大客户维护能力,切入的资产品类的催收工作是否可规模化以及自身运营的成本效率。
以一诺银华为例,成立6年,前5大的客户占一直占总收入的70%以上。15年上半年1500万营收中,前五客户占74%。15年,一诺银华在全国已建37个网点,500个员工,主要业务为对信用卡,小额贷款,汽车贷款等个人信贷产品的催收业务。而自身运营效率上,若按全年2500万营收、504员工计算,人均年产值5万。
2015年1-6月
2014年度
2013年度
营业收入(万元)
1515
1307
516
净利润(万元)
-649
-832
-131
一诺银华的严重亏损被解释为公司处于迅速扩张期间,投入加大,在规模上去后会转为盈利。由此可见,传统自建网店的模式是相当“重”的,自建网点规模化的难度颇高。
4、众包催收公司
代表:债全网
众包催收公司的模型是独立品牌拿下资产,平台加工,然后对接第三方机构/个人进行催收。
众包与传统催收公司的最大差异在于自营团队及外包业务的比重差异、是否自建网点以及主营不良资产品类的区别。
以债全网为例,其主营业务为针对国企、大公司中50万以上或3年以上的老债违约应收债款催收。平台BD这类公司拿回单子后,内部团队重新加工,分析法律问题,违约方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等,筛选出可催的单子,最后再众包到各地的个体律师。
这类资产有比较高的法律门槛,平台的加工及筛选环节非常重要,如果创始团队没有这块相应法律背景及知识,是无法与债全网在这个品类竞争的。比如债全网通过内部团队的加工筛选,把众包单子的追回率提升为30%,而B公司追汇率仅为10%,那么逐渐地,长期合作的众包律师就会迁移到单子好追的平台。
5、房产处置类
代表:分金社
房产处置公司从银行、小贷或担保公司等机构获取抵押房产资产包,或者直接介入到债务重组,然后从P2P平台众筹资金以一定折扣从机构买下资产,平台再对资产进行切割、出售等,众筹用户与平台分享处置后收益。
房产处置类公司的本质业务逻辑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似,区别就在于资金端的变化。这类传统业务模型仍要面临3个问题:1. 如何批量获取可处置的资产;2. 平台规模化处置能力的构造,抵押地不良资产存在被查封或销售难等风险,需要构建风控体系;3. 长期大额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结语
综合考虑了市场现存的商业模式类型,我们认为不良资产处置是一条可以被互联网改造的传统大赛道。虽然现行的各种模式都还处在探索的阶段,但熊猫资本持续关注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向,并且也希望能找到好的团队一起尝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