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僚风水文化是当今世界易学关注的焦点
中天易创始人张永红整理
中国风水文化目前已经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的风水文化爱好者来三僚寻根溯源,研究和传承三僚风水文化。三僚风水文化已经成为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舞台。
1992年10月,台湾世界风水地理协会副会长蔡少豪教授一行8人,受林果夫会长的委托,克服重重困难,带着干粮进入封闭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僚村,从村民家的牛棚里找出深藏已久的杨公金身塑像,抬到晒谷场上燃香祭祀,并将杨公像拍照后,在台湾兴建杨公纪念堂供奉。此后,世界各国的风水学会、协会和研究团体,纷纷组团涌入三僚,庆祝这块风水圣地的重生。香港亚洲卫视、香港文汇报、日本《朝日新闻》、日本富士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播发三僚专题或专访。香港《风水天地》杂志,曾开辟三僚专栏,由风水大师刘启治先生连续数年发表研究三僚的系列文章,并每月组织一次读者深入三僚考察专访。
2004年9月9日,由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风水文化的高峰论坛。专家们纷纷发出了对三僚风水文化加强研究和保护的呼吁。
2006年10月17日,首届国际周易风水文化节在江西兴国三僚隆重开幕,从世界各地以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赶来的专家学者500余人,包括三僚村周边地区近万群众参加了开幕式。场面气势宏大,规模空前。这次风水文化节实地实践与历史印证相结合,为风水文化探究开了先河。在这一届文化节上,大型风水文化记录片《风水文化》也同时开机,并正式拉开了中国风水文化申办“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序幕,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响应。总之,这次风水文化节在风水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首届国际周易风水文化节在三僚胜利召开,到2007年10月三僚风水文化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再到2008年6月三僚风水文化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世界风水在中国风水在三僚”已经成为促进赣州旅游开发的重要广告语。这一系列成功的文化活动,标志着三僚村在世界风水界的影响与日俱增,三僚村是“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历史地位得到中国及世界风水界的广泛认同。
近年来,随着韩国、日本启动风水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活动,国内风水界高度关注,纷纷要求我国政府启动风水文化的世界申遗工作。2007年7月7日,上海生活美学学会联合复旦、华东师大等一些高校的人文学者,向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交了中国风水文化申遗的报告,但保护中心以上海缺乏风水文化传承载体和传承人为由,将报告退回,引起了各方的激烈争论。而三僚风水文化在赣州、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成功,恰恰证明了三僚具备世界申遗所必须的传承载体和传承人。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