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也是最常见导致老年人日常活动受限和疼痛的原因。其中膝关节骨关节炎名列第一,在超过60岁的人群中,男性患者占10%,女性患者占18%,中国大约10%的人群患有退行性关节炎。1990-2000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增加了45%,其中超过1/5的患者行动不便。
要了解骨性关节炎就要从关节谈起。
人体由骨骼构成内在的支架,支撑躯体并保护重要器官。骨与骨之间构成关节,灵活而稳定的关节就像机械的轴承是运动的条件,强健的肌肉提供动力,在健全的神经系统支配下我们才能够自如地运动。
人体有206块骨骼,相互之间构成三类关节,即不动关节、微动关节和可动关节。可动关节也称滑膜关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以随意活动的关节,脊柱和我们四肢的关节都是滑膜关节。
滑膜关节包括骨骼端、关节软骨、滑膜和关节囊。正常情况下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一般<2毫升,即使是大关节)。
关节囊及韧带由胶原纤维构成,它们将临近的骨端连接在一起,保持特定的关连,限制其异常活动。关节囊和韧带与其说为关节提供相对的自由度,毋宁说更多地起到限制的作用。虽然关节的活动是重要的,但稳定是其基础,没有稳定就没有灵活。当关节脱位时,关节突破了关节囊和韧带的限制,但却不能再正常活动了。
关节软骨是关节中最奇妙的组织,富于弹性又光滑无比,其效能举世无双,即使在巨大压力下和长久磨耗中仍能保持完整,为我们的关节的灵活提供不可替代的保障。
正常关节软骨的摩擦系数为0.003~0.006,远低于冰(0°C时为0.1)。科技发展到现在,人工关节的摩擦系数也只能做到0.05~0.11,这使正常的关节活动非常平滑。关节软骨经得起大量反复应力作用,仅有微小的摩擦,很多老年人八九十岁还能行走如常就得益于此。
关节软骨内没有血管,其所需营养来自于滑液。关节软骨没有神经支配,关节的痛感来自于关节囊及周围的组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过按摩、针灸和贴敷药物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的原因。
山东省立医院骨关节外科专家袁林介绍说正常的关节软骨由蛋白多糖聚合体、II型胶原蛋白和分布其间的软骨细胞构成。软骨成分中大部分是水(占80%),不同于其他软组织,软骨是一种膨胀的凝胶,非常坚硬。
II型胶原蛋白构成软骨的支架,就像鸟巢体育场外面的钢架结构,不过不是硬的,而是具有弹性变形能力,为软骨表面提供张力。
软骨内的蛋白多糖聚合体就像海绵,具有极强的吸水性,能使水分保留在软骨内不丢失,使关节极富弹性而能承受强大的压力。关节软骨在承受3个大气压的压力下仍能保持弹性。关节软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变形能力,在它承受较大压力时会通过变形分散压力,这有点儿像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不让冲击力聚于一点造成局部损害。
蛋白多糖的丢失是很多关节炎的早期特征。这种变化使软骨不能留住水分从而软骨的硬度和弹性丧失、软骨软化,变形能力也随之下降。我们口服的氨基葡糖和硫酸软骨素可以给予相对的补充。
滑膜附于关节囊内层,分泌滑液对关节软骨起到润滑和营养的作用。关节活动时,软骨间歇性的挤压和松弛会使滑液与软骨不断进行营养交换。滑液在软骨表面涂上一层液体薄膜,使软骨表面更加光滑。
关节受到损伤或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关节发炎肿胀。肿胀可能是出血或滑膜炎引起滑液大量渗出在关节腔内。这种病态的滑液中含有大量大分子炎性物质,就像被污染的水,会对软骨造成损伤。所以当关节肿胀时要尽量休息,避免滑膜刺激。
过去我们常说人体有两种组织受伤后不能再生,一是神经,一是软骨。其实不是它们不能再生,而是恢复得非常非常缓慢。
不管是急性外伤还是过度使用,一旦软骨受损,其硬度、光滑度及变形能力都会下降。受损部位的软骨如果又处于关键的岗位如负重区,在承受压力时就不能通过有效的变形而分散压力,使得它成了压力的靶子,拳拳都打在它身上。所以软骨受伤后要尽量减少关节的活动和负重,一旦软骨受损到不能再康复就是关节炎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