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实验室
公号ID:INNOVATORIUM
关注
一天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但是你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做3-5个梦吗。有人做梦多种多样,有时候会给梦吓醒,甚至连续几天都做同一个梦。
也有人说,我没有做梦啊,一觉就睡到天亮啦。但其实啊,做完梦如果没有马上醒过来。因为大脑已经转化了运作模式。很快就会忘了刚刚所做的梦。
但是人为什么会做梦呢?梦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 这些问题都困扰了我好久好久。
现在科学的解释是:人在睡眠时,脑细胞也进入放松和休息状态,但有些脑细胞没有完全休息,微弱的刺激就会引起他们的活动,从而引发梦境。
当然,做梦时,大脑会阻断身体的活动机能,以防身体跟着做出梦中的剧情。
科学家将睡眠划分为:非快速动眼期和快速动眼期。每晚大概循环5次。每次循环大约90-120分钟。
快速动眼期时,人们会出现眼球快速转动,大多数的梦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如果此时给叫醒,梦就非常容易被记住。
所以你如果觉得自己一个晚上做了很多梦,大概率来说,说明睡的不够深,睡眠被多次打断。
关于做梦的作用,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人员认为做梦是为了帮助我们对日常生活威胁做准备,所以我们才会做噩梦。实现白天无法实现的欲望,帮助我们巩固记忆,收集信息等等。
也有的研究认为梦是大脑在处理白天所接触的信息,位于大脑表面的皮质,试着理解讯息,并将讯息故事化。也就是说梦是无意识的意外产物。
做梦有时候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科学界普遍认为做梦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技能。
哈弗医学院的Erin Wamsley 和 Robert Stickgold 为了研究梦对记忆力的影响。找来了一批哈佛大学的本科生。他们让这些学生在电脑前坐45分钟,玩一个虚拟现实迷宫的游戏。
在这中间科学家们将一个特定的对象设为终点,让学生们记住,然后让他们从迷宫里随意的点出发,找到返回终点的途径。
做完游戏之后,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一半的人去睡觉,一半的人则留下了看录像。科学家们用脑电图探测了睡觉组的大脑活动,之后在中途叫醒他们一次,问梦到了什么,或者在他们睡完午睡之后问他们做梦的情况。
结果是不出意料的,在第二次测试中,睡觉组相对于不睡觉组更快地找到了特定目标。而四位做梦梦到迷宫的童鞋更厉害,他们的速度不仅比之前提高了,而且是其他睡觉组成员的十倍,遥遥领先。
做梦能使脑的内部产生极为活跃的化学反应,使脑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 更新达到高峰,而迅速流过的血液则带来氧气和养料,并把废物运走,为来日投入新的活动打下基础。快动眼睡眠有益于记忆、能阻止大脑对新知识的遗忘。
所以各位童鞋,考试前就不要通宵复习啦,第二天的考试效果往往会不好,甚至浪费了前一天晚上的睡眠记忆。
在梦中你可以自主地主导梦境的发展,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从梦中似乎可以接触到非常多的灵感。弗洛伊德说:“梦境不仅具有复制的功能,而且具有创新的功能”。
许多的科学家、艺术家均从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收获。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睡梦中清楚地看到了元素周期表,使各种元素得以按最佳方式排列。著名的威尼斯作曲家塔替尼,在梦中听见一个小恶魔在他的床边演奏。醒来后立刻把曲子写下来,便是后来非常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魔鬼的顫音》
做梦会时不时给我们灵感和智慧,帮助我们更好的创造,只可惜我们醒来大多数的梦已经忘掉了。
肯定会有童鞋想问,我们能不能梦到自己想要的梦?
通常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些人晚上看完战争片就能梦到自己上前线,或者考试季闭上眼都能看见习题。所以,要梦到特定的事物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在睡前不断想着它就行了。
就,就这么简单?
图像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想象到要梦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梦中的影像,主要归功于视觉皮层的活动;所以,如果你想梦见偶像明星就多看看他的海报,想梦见度假就多看看旅游广告,让大脑预习一下。
当然这种方式不一定就能梦到自己想做的梦,图像引起脑内的其他的信息影像,使“某种下意识的物质”开始起作用,做起令人费解的梦。
最近,有实验室发明了一种仪器,让我们离”造梦“又近了一步。它能通过一个手套一样的设备监测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在他入睡后播放预先设置的关键词,并和使用者对话,引导梦到相关内容。
就以目前的科研成果来说,梦还是神秘的,未知的,已知关于梦境的研究也许只是我们管中窥豹,只窥一斑皮毛而已。
但做梦本身对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处,如果因为做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要及时就医,寻找原因并进行治疗。
延伸阅读:
文献参考:
PiPi健康《据说,每天晚上做梦可延长寿命》
PanSci 泛科學-科科解梦-youtube视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