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会做梦吗?
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
梦是什么呢?
梦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可是我昨晚做了梦呀,所以世界上应该有梦这种东西呀?
是的,波比,我们会做梦,但梦里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不存在的吗?……
波比带着疑惑进入了梦乡。
可能第二天醒来,他又要开始问
“梦是什么呢?”
“为什么会做梦呢?”
“为什么记不住梦呢?”
……
不如让我们一起来帮波比找到答案吧~
梦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潜意识中的愿望的实现。
梦是人在睡眠时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
梦境的内容其实是人们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存储等功能下所产生的,蕴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愿望和情感。
为什么会做梦?
因为人在清醒的状态中会有效的压抑自己的欲望,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或放松状态时,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之火由于现实的原因遭受压抑不能满足,而潜意识中的冲动与压抑不断斗争,形成一对矛盾,进而形成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使欲望寻找另外一种途径或满足,这就是梦。
孩子会做梦么?
科学研究表明,胎儿已经有梦境了,且胎儿睡觉时80%的时间都在做梦,1岁以前的婴儿50%的睡眠时间都在做梦。
两个事情可以判断孩子做梦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个是大部分儿童开始学会说话就会表示自己做梦了,二是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M有关,这阶段眼睛会在眼皮下面快速转动,儿童的动眼睡眠占据整个睡眠的50%时间,而成人只占25%,所以宝宝应该会做更多的梦。
你可能也会观察到你的孩子婴儿时期睡觉时会有一些突然的动作或表情,甚至还会笑出声或哭出声来,这就是小婴儿在做梦了。
孩子们会做什么样的梦呢?
实现愿望的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在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实现不了或未实现的愿望。
孩子们会梦见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想见的人,想去的地方。大多数时候就是自己在白天没办法实现的“愿望”。孩子们会梦见是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给自己准备了好吃的,或者是带着他飞去了想去的地方。
梦境实现愿望的方式不同,也展现了孩子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以及内在的信念。
日有所思的梦
也就是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门捷列夫在思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也曾在数日的思考中睡去梦到了元素们各归其位,从而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这是一个现实版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刚入幼儿园,产生分离焦虑的孩子,更多时候会梦到“妈妈走了”,随即在梦中哭泣,这是对白天所焦虑的事情在梦中进行了延续。随着孩子慢慢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可能就会梦到幼儿园的活动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啦~ 这也是对白天主体意识的扩展。
身体感知的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中的身体刺激是梦境的一大来源。
科学研究发现,如果对睡梦中的人给予一些身体刺激,梦境中就会出现相应的场景。
比如孩子会梦见一直在找厕所,找啊找,终于找到的时候,就尿了。早晨醒来时发现原来自己尿床了。我们还常会听见孩子说梦见掉进了洞里,惊醒了,其实这也是孩子的身体在长高的迹象。
心理创伤的梦
梦境还能体现孩子经历的创伤,心理感受到的恐惧、不安等状态。可以通过梦境的方式来发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抚慰孩子,平复心理创伤。
有时候白天情绪不好,突然吼了孩子,骂了孩子,有的孩子晚上就会做梦,继续梦见妈妈在骂他,他开始委屈难过,说明这件事已经对孩子产生了创伤,他理解为妈妈不喜欢他了,不要他了。孩子在梦中依然在处理白天被吓到,被委屈难受包围的感觉。
无意识的梦
对于人类来说,会集体的无意识的认为怪兽是可怕的部分,而对圣母、仙女、嫦娥、公主这些则是温柔正向的部分。很多3-5岁的孩子会经常说“梦到怪兽了”“梦到仙女了”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的集体意识的梦境。
不可能的梦
超越身体限制的不可能是一种拓展性的感觉,比如飞翔、超能力、变身等。不过出现的频率较低。
如果一个男孩子说“我梦到我会变魔术”了,这其实包含了他一种兴奋地体验和感觉,同时还含对内在自我的认同和肯定,但也隐含着对自身能力的隐优(因为魔术并不能真的有魔术性的现实改变)。
如何正确对待梦?
对于这些可以反映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梦,我们需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因为这是一个来自无意识心灵的真实表达 。
当孩子在梦中感受到愉快时,不要打击,更不要敷衍的说这是假的,实事求是的告诉孩子:嗯,妈妈知道你或许真的很想做一件这样的事情,但现实中我们无法办到,你在梦里做到了呀,妈妈真替你开心呢。
当孩子在梦中感受到恐惧时,则要表达共情。告诉他“我也梦到过这样的场景,我也感到害怕呢,不过,现在没事了,那是在梦里的场景”,通过共情缓解孩子的焦虑,同时也能够传递一个意思:我也梦到过怪兽,但现实中也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帮助孩子理解梦境与现实。
为什么记不住梦呢?
虽然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做梦,但能被记住的梦却少之又少。那又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们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你醒了,但海马体还睡着”
根据2011年Neuron杂志的一项研究,当我们入睡时,并非所有大脑区域都同时休息。研究人员发现,海马体是睡眠时最后休息的一个区域之一,这是一个弯曲的结构,位于每个大脑半球的内部,在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神经科学家Thomas Andrillon说:“如果海马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它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醒来的。所以,你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唤醒你的梦境,但由于此时海马还没有完全清醒,你的大脑就无法长时间保留这种记忆。”
“与快速动眼睡眠有关”
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M,这阶段眼睛会在眼皮下面快速转动)有关,这在动物界中是很普遍的一种睡眠阶段。成人一晚上的睡眠中一般会4-5个REM阶段,这时就会做梦;而在动眼睡眠之间的是慢波睡眠,这时会把之前做的梦忘掉。
如果你在动眼睡眠中醒过来,就会记得梦的内容,而那些宣传自己不做梦的同学,八成都是因为是在慢波睡眠的状态下醒来。
对于美好的梦境,我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想要记住它,并分享给我们身边的人。
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Robert Stickgold建议在睡前喝水,因为它会让你在夜间醒来,而这些半夜醒来常伴有梦境回忆。
有些研究表明,晚上躺下后,反复提醒自己记住梦境也可能会增加记住的概率。醒来后,留在那个脆弱的梦境记忆中:闭上你的眼睛,保持静止并重放梦境记忆,直到你的海马体醒来并妥善保存它。
对于我们小朋友那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来说,不仅想把梦境记下来,更想把梦境变成真实存在的情景。
除了可以把梦境画在纸上,还建议爸爸妈妈们带小朋友来参与TUTUMOMO涂涂抹抹的活动,把梦境印在床品上,把奇妙的梦境变成实物,在满天星斗的夜晚陪伴孩子进入属于自己的国度吧。
TUTUMOMO涂涂抹抹《梦入冒险岛》画作招募
gogogo...让梦想成真!
来留言区告诉我们
“你最难忘的梦境”
点赞数第1名
获得画啦啦价值千元的课程礼包
点赞数第2
名
获得TUTUMOMO价值129元笔盒 1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