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尤德才
《易经》是中华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源泉,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总源头。其科学哲学思想一开始就以最高峰形而上体现着。不会出现西方的科学和哲学,不断推陈出新、丰富而浩瀚的理论丛林现象。正如欧洲世界著名学者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唯一的智慧宝典。我们在科学方面所得的定律,十有八九都是短命的,只有《易经》沿用几千年,迄今仍有价值。”《易经》一以贯之的存在,是世界科学哲学史的奇迹。
时至今日,《易经》的科学哲学思想依然放射耀眼光芒。二进制、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复杂系统科学的诞生,其思想与《易经》不谋而合。《易经》和生物遗传密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现了生命的本质。《易经》犹如一个大而深厚的宝藏,有待后人更多地发掘、开采吸取其中精华。附见本人拙写《中华哲学是形而上学,西方哲学是形而下学》等文。
长期以来,人们受西方科学主义文化影响至深,已不知“东方文化的思维”(象、数、理思维)为何物?他们会用狭隘思维、偏见的眼光,拿着《易经》、中医缺乏科学逻辑,验证可重复性标准,以及不能量化、标准统一化,说成是“伪科学”,不是真理等等,来否定《易经》、中医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对真理高维性和现代前沿的复杂系统科学不了解,仍停留在牛顿、爱因斯坦的经典科学上,思维观念已落伍的表现。
上千年来,许多西方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都坚信,人类通过实证的科学、或数理逻辑这一完备的工具,终能够揭示物质世界最隐秘的奥秘。但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最杰出数学家的第一位,名字叫哥德尔。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对实证的科学主义当头棒喝,让实证的科学逻辑无地自容!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告诉我们: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
今天,很多迷信西方科学主义者常常指责《易经》、中医是伪科学,是因为不能实证。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崇备至。但数学家们却不以为然,如果实践检验1+1=2错了的话,那肯定不是1+1=2的问题,而是实践的方法不对,反过来倒成了1+1=2是检验实践的标准。“真理”既为“真理”,还需“实践检验”吗?那样“实践”不就成了“真理”吗?不也是类似“罗素悖论”吗?
请问,连数学这样最为严密的、最为科学,都是有缺陷的,实证的科学主义你有什么资格以真理化身,或认定《易经》、中医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伪科学?
科学实证和实践为什么不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因为,宇宙是多维的,我们人类被锁在最低维度(三维)的时空之中,存在于人体另外更高的维度之中,是无法看见,也摸不着它,但它却客观存在着。如精神意识、各种磁场、暗能量暗物质等无形的东西你看见了吗?无论你信与不信,它都存在。科学无论其如何发展进步高深,均不能穷尽宇宙之奥秘。面对宇宙层面混沌的复杂性,或生命精神意识等微观无形世界,西方实证科学和实践就显得无能为力。科学不可能建构"终极真理"和"完美理论"。
也就是说,人类低维的实践和科学是无法检验高维真理。如人是万物之灵,是有道德精神意识,这些都超越人类所感知的三维时空。你按禽兽动物“胜王败寇”的(低维)丛林法则或实践,能检验衡量人的行为标准吗?成为真理唯一标准吗?高维真理不可能在实践或科学(低维)领域得到检验,《易经》是高维性的科学。
举个例子,西方实证科学的数叫做数字、是死的,中国的数叫做(数理)是活的,很多数都蕴含深刻的哲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即“造化”(创造和演化 )。易以阴阳两极为数值、过则生变、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就是二进制的基础(1和0),是数字信息化最早的种子。正因为阴阳(1、0)“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开启了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短短70余年,已成为了今天人类离不开的信息时代。
请问,西方实证数学1+1=2神奇,还是老祖宗《易经》阴阳(数理)1+1≠2演变万物更神奇? 谁更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谁更科学? 1和0是科学,换个名字“阴阳”就伪科学,甚至是迷信?是不是太霸道!
也就是说,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等西方实证科学主义不是被证明错误,而是被证明在忽视意识、情感,道德伦理等精神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宏观世界上才能成立。而在微观量子世界(如意识、精神、灵魂世界)过于粗糙,甚至是错误的,或显得无能为力。具有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测不准等量子状态。与实证科学的基本原理“排中律”、“矛盾律”是相冲突,会让西方理性实证科学主义陷入不可自拔的哲学困境。
因为,如果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现象一样的话,那就没有量子学什么事了,直接用牛顿力学就能够描述微观世界的现象,世界就简单多了。
在牛顿力学中,只要知道一个物体起始的速度,质量和受力情况,就能计算出这个物体在未来某一刻的具体位置,未来发生的一切是早已被起始状态设定好的,比如你的人生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被设定好了,这就是经典的机械决定论也叫宿命论。
可是,在微观领域里,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是随机的,电子下一秒出现的位置和初始状态没有确定的线性关系,任何计算都无法精确得知电子下一秒的位置,具有的不确定性,需要用概率描述。所以在微观领域里就否定了机械决定论。而我们人体又由微观粒子构成,这就意味着人的命运并不是被决定好的,随机的,混沌的。牛顿、爱因斯坦等实证科学主义是无法解决微观领域(或高维)的问题。
事实上,微观量子理论是包含着中华哲学“道”的创世的奥妙。“道可道,非常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量子纠缠,光的波粒二、随机混沌性等听起来都非常玄奥,但如果用中华哲学《易经》中阴阳关系,阴中有阳, 阳在有阴,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的哲理,你会感觉奇怪吗?
2017年7月20日,物理学界历经80年的探索之后,终于被华裔科学家张首晟发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存在,命名为“天使粒子”。
其实“天使粒子”叫法不准确。因为马约拉纳费米子是很特殊的,一般的粒子都是既有正粒子又有反粒子,比如电子与正电子是不同的。但是,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特点是正粒子也是反粒子。所以,天使与魔鬼集成在同一个粒子身上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粒子的取名也可以换成“魔鬼粒子”,意思也是一样的。
为此,台湾何庆林博士把“天使粒子”称之“太极粒子”才是准确表达马约拉纳费米子特性。因为,《易经》哲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和阳),亦阴亦阳,阴阳分不开。不也显示《易经》太极阴阳哲理思维可以扩大认识对研究的思路和视野,可以促进和提高事物发展规律研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先导作用的价值及科学性吗?不也再次证明《易经》最具科学性与哲学性,是科学与哲学的完美统一!
由此可见,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面对多维宇宙层面混沌的复杂性,在量子,或生命精神意识等微观无形世界,《易经》的哲学思想、老子《道德经》、中医《黄帝内经》思想、还有佛教哲学等东方文化都是整体系统论,模糊论的绝佳代表作,是人类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人类越向前发展,也将越来越显示它们的价值,更显示它们的高维科学性,《易经》是伪科学的论调可以休矣!
《易经》太极图
附:
3、大道至简:管理本质是什么?改革目的是什么?-(单击链接)
7、大道至简谈“东北三省为什么衰退?”-(单击链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