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水学与地质学之统一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多有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长期未能发现其病因,最后转而研究地理生态环境,发现虽在同一地区,因地形地貌及水土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别,竟会有重病区、轻病区和非病区的明显不同。而把大量的调查结果同传统风水理论相比较则发现,如果按照风水学关于相土尝水、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选择标准来权衡,其吉地者恰恰在非病区,而病区尤其是重病区,却也正是风水视为诸多不吉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风水之选址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二、风水学与水文学的统一现代水文地质学研究指出,地球上亿万年来演变而成的山川河流、自然地貌、地下水系和地质构造,以及这些地质构造之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元素,对人体会产生各种有益或有害的影响。例如,铁、锌、有机蛋白等,对人体是有益的;而镭、氡、锶等放射性元素,对人体与智力发展是有害的。由于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合结构不同,对人类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建筑风水学察勘土和水的气味、颜色,从中判断出这个区域的风水是否有利于人的体力和智力、思维和事业。如水味甘甜,清澈透亮则是吉地;如水味苦涩,颜色混浊则是不吉之地等。其中许多道理与现代水文地质学是相合相通的。风水学认为人们不宜居住在河水“反弓”的一面,这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所谓水抱边,即是抱水,指河流内弯处(现在叫凸岸),宜造住宅;所谓水反边,即是背水,指河流外弯处(现在叫凹岸),一般不宜造住宅。
这是因为,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科技尚不发达,治理洪水的方法尚不完善,由于河水的冲刷,在“反弓”处由于水的流速较大,河堤易决口泛滥,进而造成水患;然而“正弓”处却由于泥沙之长期淤积,易形成滩地平原,故土地会越来越多;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但无水患之忧,反而农业会连年丰收,这也正是反弓区为凶地、正弓区为吉地的原因。这完全符合现代水文学、水利学的原理。根据宇宙统一律的螺旋效应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一现象,河流受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惯性的影响,在北半球有一股向右偏的力量,气“界水则止”,被河水界住的气受到向右的力的挤压,使河右岸的气浓缩密集,大气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所以吉;反之,左岸的气化稀疏,因此相对不吉。总之,北半球自然界以右旋为主,水的旋祸是右旋的(即逆时针方向),野草的叶子从里向外也是右旋的等。河右岸为吉,左岸为不吉的说法也不是绝对的,而应辩证地来看,因为吉不吉还跟地形地势、土地是否肥沃、交通是否便利等因素有关。因此,要综合衡量。风水学中的“龙脉”思想,就是现代地质地理学关于山脉、水流与岩层走向的学问,亦符合建筑统一律及宇宙物质能量的理论。同时,风水学中“保护龙脉”的思想,也与现代水文地质学说中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景观等观念相融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