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地三十六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含义和起源。坟地三十六绝一词最早是出自《三言二拍》中的《狐刹书》:“钟鼓楼台各西东,坟地三十六绝空。”指东的坟,好的坟葬会选址在面南背北的方向,这种坟地,葬者在荒芜下去世而无人知晓的地方。 据说坟地三十六绝最早的记载是出自《旧唐书·李渊传》:“渊有言,为社稷之臣者,死而不葬,坟地三十六绝,陟降之义无存也。”李渊在这里用“三十六绝”指天下南北东西四十八个州郡。依此可以推析“坟地三十六绝”的数目颇多。火化后的骨灰,应送到齐家乡,按此法,葬地是找不到的,过往行人皆不得而观。这才确保,家族的墓地完好。 用坟地三十六绝形容一个地方十分荒凉,形容一个地方极其肮脏和萧条。也用来光比自己的坎坷不顺之事。可以说坟地三十六绝都是不好的墓地的比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