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水出杨公,杨公风水出三僚”,在中国很多地方为纪念风水大师杨筠松,建立了杨公祠,而真正有杨公牌位的祠堂,却是在三僚曾氏杨公祠。曾氏杨公祠,是中国最早的风水祖师杨筠松纪念设施,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中央,座向是壬丙兼子午。房屋为砖混结构,殿宇式,单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前殿上供奉风水祖师杨筠松居左,地仙曾文辿居右,均为与真人大小的樟木雕像,镀以金漆,民间俗称“杨公金身”,后厅供奉曾氏村的坊神三尊。元朝杨公和曾公雕像完成时,大学士欧阳玄有诗赞曰:“大道无形,公独有像,神仙不死,公独有葬。”
祠前是相对的两只石鼓,阶下立着两只石狮子。门面花岗石上雕满了各种图案,在门庭顶是一些动物和花卉纹饰。祠堂门庭石雕了五幅图案,第一幅石刻图是“九天玄女授书”,是最大的一幅,嵌于大门上方,用的是镂刻法,图案左边是九天玄女立云端,将一卷书递出。九天玄女为汉装,高发髻,衣裙飘飘,是美丽的仙女,身后还站着二位侍女。图案右下面肃立一位老人,举手作接书状。老人即杨筠松,他身后还站着两位弟子。杨公体胖,面容虔诚,穿着汉装。杨公师徒站在陆地。
图左下方是一株大树,大树下站着三位观看的老百姓,穿的是短装。在此图下面是四块方形石雕图案,从左到右分别是:杨公进政、杨公看风水、杨公出游、杨公著书。杨公进政图中是皇帝将一个罗盘 授给杨公。图中是头戴皇冠的皇帝,后面有宫女摇扇,旁边站着大臣,杨公在皇帝的书案前拱手接受罗盘。杨公看风水是杨公站在一房子前,身边两弟子,其中一个把罗盘递给杨公。杨公出游图是杨公在小桥流水的地方游玩,身后有弟子和书童,还有一位挑着食合的佣人。杨公著书是杨公坐在书案前援笔著书,旁边有三个站着看。这五幅图形象地概括了杨筠松祖师的一生功绩。
大门楹联“学究天人泽被九州士庶,功参造化名倾万国衣冠”是对杨筠松历史地位的评价,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三幅画,用黑大理石磨成,右边是群山叠翠(深山古松寺庙)和江山多娇(苍松古柏飞瀑垂柳拱桥亭台楼阁),加官进禄。左边是山清水秀、玉溪春色、天官赐福。庭内柱联:“学识达天人每见滕公开石廓,忠贞贯日月无惭唐室掌灵台”乃文天祥亲题。殿墙上镶有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为三僚曾氏历史上的国师、明师和皇帝的诏书等史料。
杨公祠内还有二幅对联曰:“名扬百千万年仙踪永驻,文钳三十八代德泽长存”;“图书有象悟通消息达天机,造化无形参透盈虚成大道”。曾氏杨公祠第二进供奉本坊福主关云长,关公红脸长须,金衣,手持朝板,座下分立二人,武将打扮,一人持金瓜长锤,一人持长柄大刀。关公头上横幅为“天地同流”,两边联是“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了谁”。
目前曾氏杨公祠是海内外祭祀风水祖师杨筠松的标志性建筑,因杨筠松是曾文辿师父,曾氏后人非常感谢杨筠松赐给先人曾文辿倾囊之术,传承后代,建筑方位讲究以左为尊,所以便在曾氏总祠左边建了杨公祠以表示尊敬,同时也希望杨公护佑弟子曾氏后人。
相传风水先生出师的罗盘,要放在杨公祠的神案上供奉才有灵气,故每年有大量风水先生到杨公祠内祭祀供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