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角色贾瑞,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但令人惋惜的是,1987版《红楼梦》中扮演贾瑞的马广儒,他的真实命运与贾瑞颇有几分相似。
马广儒虽然在剧中塑造了一个放荡不羁、滥情的形象,但他本人却深陷角色情境,觉得他才应该演贾宝玉。
他不仅戏内情有独钟于王熙凤,还在现实中对陈晓旭心生情愫。
然而命运弄人,他的感情始终未能如愿,32岁时因过度饮酒不幸离世。
从小热爱红楼梦
与贾府中出生于富贵环境的贾瑞截然不同,马广儒实际上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家。
马家在马广儒的父亲早逝后失去了经济支柱,自小的马广儒便认识到,家庭的经济重任将会落在他的肩上。
生活或许贫困,但马广儒却乐观向上,热爱学习和戏剧。他视窘迫的家境为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因为他相信天空总会为他开辟一个新的世界。
马广儒有着极佳的嗓音,如同天生的舞台明星。他与舞台结缘,源于他姐姐的一个偶然介绍。
他清晰地记得那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当时的他,仅小学四年级,去探望姐姐时,偶遇了正在招新的黄梅戏团。
心中充满好奇的他,当场为黄梅戏团的导演演唱了一段。导演被这个年轻的声音所震撼,决定立刻让他加入。
12岁的马广儒进入黄梅戏学校,与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都是练功班里最早起床的学生,黎明时分,他的嗓音已与天边的公鸡争鸣。
马广儒对待戏曲的热情和投入,让他在剧团中脱颖而出。他的自然才华加上刻苦训练,使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专业培训机会。
他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在黄梅戏学校展现了出色的才华,多次获奖,成绩斐然。
15岁时,他扮演的“贾宝玉哭灵”深得观众喜爱,他的表演感染力极强,很快成为了当地的戏剧新星。
他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在地方有些名气的演员,直到1984年,命运带着《红楼梦》的剧组来到了他的面前。
对于马广儒来说,这似乎是通往巅峰的机会。
得知这消息后,他的心情高涨。他对《红楼梦》有着深厚的情感,不知翻阅了多少次。
其中,他对贾宝玉这一角色有着特殊的喜好,甚至能够背诵其中的诸多片段。
因为过早的戏曲教育,马广儒在学术和社交上有些欠缺,但他的心灵似乎被《红楼梦》这一作品紧紧锁定。
他深感自己与贾宝玉有着无数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情感丰富、易感伤、看月伤怀。这种深入骨髓的认同感为马广儒打开了扮演贾宝玉的大门。
尽管他并非唯一的考虑,但他的深厚的表演基础和对角色的理解使他进入了最终的角逐。在众多选手中,剧组最终选定了五十三位候选的贾宝玉。
马广儒带着对角色的深厚理解和自信,觉得这个机会或许是触手可得的。但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最终只剩下他和欧阳奋强。
满怀期待,马广儒首次踏足繁华的北京,但他万万没想到,他所面临的,将是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
无缘贾宝玉这一角色
到了北京后,马广儒作为贾宝玉的候选者之一,焦急地等待导演的选择。但导演似乎对两位最后的候选者都不完全满意。
马广儒的外貌和戏曲基本功都符合贾宝玉的角色,但他的身高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被描述为一个玉面少年,年纪轻轻,身高与马广儒1.76米的身高相去甚远。
在等待的时间里,马广儒经常与女演员进行对戏。由于马广儒的戏曲背景,很多女演员都希望与他配合排练。
邓婕,作为王熙凤角色的候选者之一,主动邀请马广儒一起排练。在一片幽静的假山之间,两人对戏,马广儒扮演贾瑞,与王熙凤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恰逢此时,副导演周岭路过,被两人情感深沉的对戏吸引。她驻足观看,心生一个冲动的念头,并赞叹:“难得!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贾瑞吗?”
马广儒和邓婕都对此感到困惑,特别是马广儒,他不明白周岭为何这样说。
当夜,一个不祥的预感让马广儒难以入眠。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受到影响,他开始觉得,一个重要的决定即将被做出,而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命运。
那天,导演突然叫来马广儒,使他心跳加速,急切地期待导演的决定。
导演话里话外地暗示后,告诉马广儒:基于副导演的建议,他们决定让他饰演贾瑞。
马广儒心如刀绞,几乎要失去平衡。他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为贾宝玉的角色做准备,但剧组最终决定让他饰演另一个角色。
导演安慰马广儒,强调演员的价值不在角色大小,而在于演绎的深度和真实性。
马广儒离开导演室后,整晚沉浸在失落之中。他之前向所有人宣称自己作为贾宝玉的候选者来到北京,但现在他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这巨大的反差让他十分难过。
他多次想过退出,《红楼梦》剧组的演员也都劝他宽心,其中邓婕多次与他交谈,劝解他。
虽然马广儒仍心情沉重,但当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找到他,他的情绪有所缓和。
陈晓旭如同其角色一般,美丽动人。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仿佛让马广儒看到了贾宝玉心中的林黛玉。
这段时间,陈晓旭不仅成为了马广儒的好友,也让他对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苦追陈晓旭,惨遭抛弃
马广儒与陈晓旭日久生情,他们之间的友情逐渐深厚。马广儒多次向陈晓旭倾诉自己的失落和困惑,而陈晓旭则总是以耐心和体贴来安抚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广儒开始对陈晓旭产生了一种超越友情的感觉,他误解了陈晓旭的友善,以为她也对他有着同样的情感。
然而,陈晓旭对马广儒的感情仅停留在友情,就如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心里只有贾宝玉,贾瑞不过是一个过客。
当马广儒鼓起勇气向陈晓旭表白时,她的尴尬微笑与温和拒绝使他彻底明白:两人的感情并非他所想象的那样。
为了摆脱心中的苦恼,马广儒全心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即使他在剧中的戏份很少,但他依然成功地塑造出了贾瑞这一角色的形象。
拍摄结束后,马广儒并未立刻离开,他依然执着地追求陈晓旭。陈晓旭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但马广儒却不甘心,甚至在陈晓旭面前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令陈晓旭倍感害怕。
最终,陈晓旭坚决的拒绝使马广儒彻底失望,他感到无法面对自己的未来,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经历事业与感情的低谷,马广儒开始沉溺于酒精。不过,由于他在《红楼梦》中的出色演出,他在演艺界找到了新的机会。
接下来的四年,马广儒的事业呈上升趋势。他主演了《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作品,并与多位知名演员合作,特别是在《西厢记》中的张生一角,让他在江西娱乐圈声名远播。
同时,他在南昌的电视剧《滕阁秋风》中的表现也广受好评。
事业的小高潮中,马广儒与一名女演员深陷爱河。她温文尔雅,犹如他心中的林黛玉。但就在他认为一切都开始好转时,事业上的曲折和感情上的波折又让他陷入困境。
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对待感情的困惑使他开始更加沉溺于酒精。与女友分手后,马广儒的酗酒习惯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了影响。
尽管很多导演都放弃了他,但他似乎并不关心,而是选择在酒精的陪伴下独自品读《红楼梦》。
在梦境中,他似乎找回了当初的自己。他常自诩为贾宝玉,用其言辞和举止与人交往,并描述自己与黛玉和宝钗之间的情感。
看到他如此,朋友们心痛但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沉沦。
后来,马广儒与一位女子相识并步入婚姻。他希望为新婚的妻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于是下定决心戒酒。但真正的戒酒过程远比想象中要艰难,他渐渐再次回到了过去的陷阱中。
连续的酒瘾对他的身体和心灵都造成了深重的创伤。曾经年轻有为的他,从健康的体态走到面容憔悴,体重大幅下降。
到了1995年,仅32岁的马广儒因为长期酗酒突发疾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有消息称,在他离世时,他还欠下一些酒馆的酒钱。
看似是贾宝玉给了马广儒事业的高峰,但也是贾宝玉使他生活的低谷更加深重。
若非他为了角逐贾宝玉一角而尝试,也许他不会得到饰演贾瑞的机会;但反之,若非饰演贾瑞,他也许不会对贾宝玉这一角色心存深深的挂念,也不会为此形成心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