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木森说”,看看有多少朋友在关注-
每天晚上,人们都会发作一次精神病——包括你我在内。
而我有5个理由来证明这一点。
首先,在晚上做梦的时候,你看到了并不存在的东西——你出现了幻觉。
其次,你还相信那些不可能是真的东西——这叫妄想症。
然后,你对时间、空间的感受都是错乱的——这是精神错乱的表现。
接着,你的情绪忽而惶恐,忽而欣悦——在精神病专家看来,这就是情绪失调。
最后,当你醒来后,你会忘记绝大部分的梦境——表明你存在失忆症。
如果你在醒着的时候,经历了上述的任何一条,你就应当马上去看医生。
但我们知道,在睡眠时,做梦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确实奇幻。
所以,这种奇幻的经历,常会让我们心生疑问:
我们是如何做梦的?梦中的内容来自哪里?做梦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1.我们是如何做梦的?
你应该已经知道,我们的梦境发生在REM睡眠时期。
虽然在其他的睡眠阶段,大脑也可能在“想东西”;
但充满画面、动感和情感的梦,仅仅只发生在REM睡眠的阶段。
在进入REM睡眠后,大脑的4个区域会被明显激活,它们分别是:
① 位于脑后方的视觉空间区域,它能带来视觉的感知;
② 运动皮质,它能带来运动的感觉;
③ 海马体及其周围的结构,它能提供自传式的叙述;
④ 杏仁核和扣带回皮质,它们是大脑的深层情感区域,能够产生和处理情绪。
事实上,在REM睡眠时,情感区域的活跃程度要比醒着时还要高出30%。
在部分区域被激活的同时,一些区域的活动会降低。
最主要的是大脑的前额叶皮质的两端。
而这一部位,掌控的是人们的理性思考和逻辑决策。
视觉、运动、情感体验、以及过往记忆的大门都被打开,而逻辑的约束却被摒弃。
在这种条件下,生动但却奇幻的梦就产生了。
梦的本质,是大脑的活动。
在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来判断一个人做的是怎样的梦。
如果一个人在REM睡眠时,视觉区域活动较多,而运动区域的活动较少,那么梦中的情景大致就是以画面主导的;而反之亦然。
到了2013年,科学家甚至能开始判断“你梦见了什么”。
用醒着看图片时的大脑活动,和睡梦中的大脑活动进行对比,科学家获得了和某些物体相对应的大脑活动。
运用这些数据,科学家能够粗略地判断一个人梦到的东西
——比如,能知道你梦见了一个男人或一条狗,一张床或一棵树。
但我们要问的是,这些梦中的内容究竟来自哪里?
2.梦境来自哪里?
许多人认为,梦中的内容来自于白日的经历。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了弄清楚梦境的来源,哈佛大学的罗伯特·斯第高特(Robert Stickgold)教授做了一项创造性的研究。
他召集了29名健康的年轻人,让他们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详细地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包括工作上的事务、见过的朋友、吃过的东西、做过的运动等等)以及当前的情绪困扰。
与此同时,他让这些年轻人在早上醒来后,尽可能地写下自己记得的梦境。
最后,斯第高特教授获得了299份梦境的记录。
他将这些记录与受试者的日常生活进行仔细的对照,发现梦境中出现的日常生活场景不过只有1%~2%。
很显然,梦境并非白日生活的重播。
不过,斯第高特教授确实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联——情绪和梦境的关联。
事实是,大概有35%~55%在白天经历的情绪困扰会重现在梦境中。
而这些做记录的受试者也明确地表示,自己的梦境确实反映了自己的焦虑和担忧。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但更准确的表达也许是,日有所虑,夜有所梦。
3.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梦,源自于大脑的活动;而梦境,很大程度来源于白日的情绪。
那么,梦境本身,是否具有某种意义?
许多科学家曾认为,梦只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副产品。
就像灯泡的主要作用是发光,只不过附带着“发热”。
而梦也只不过是REM睡眠的一种附带产物。
这个答案,是不是很让人失望?
后续的科学发现,让我们重拾了希望。
科学家发现,在REM睡眠时,大脑会阻断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是和压力相关的激素——它对大脑的作用,就和肾上腺素对身体的作用是类似的。
我们之前说过,梦境会让困扰人的情绪涌入。
而在REM睡眠时没有去甲肾上腺素,这就制造了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
那么,梦境的作用,会不会就是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去削平那些尖锐的情绪?
我们常说,时间会抚平所有的伤口;而真正抚平伤口的,会不会是梦境?
被奉为“梦之女王”的罗莎琳·卡莱特博士,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卡莱特博士曾对许多抑郁的患者进行了长期的跟踪。
这些患者通常都经历过艰难的情感体验,比如分手、离婚和丧亲。
而在这些人出现情感创伤之时,她就开始收集患者们的梦境记录,并询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
在进行一年多的随访后,卡莱特分析了大量的记录,并得到了重要的洞见。
卡莱特发现,只有那些梦到了痛苦经历的人,最终才会真正地从痛苦中走出。
而那些只是做梦,但没有梦到过痛苦经历的人,会一直被抑郁的暗流所裹挟。
卡莱特的研究说明了,仅仅靠睡眠,无法缓解过去的痛苦——仅仅有梦境,也无法缓解。
而只有让痛苦的记忆在梦境中洗涤,才能够真正修复我们过去的创伤。
事实上,那些无法从创伤中走出的人们,正是存在与梦相关的问题。
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他们的REM睡眠通常就是紊乱的。
与此同时,他们神经系统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也要更高。
而目前,用于治疗PTSD的药物哌唑嗪,恰恰是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来起作用的。
在你受伤时,梦能提供抚慰。
当然,梦的作用并不只是“治疗”。
在更多的情况下,它更像是创意的孵化器。
4.梦:创意的孵化器
你可能听说过,许多伟大的创造来源于梦境。
比如,门捷列夫做梦时想出了元素周期表、保罗·麦卡特尼在梦境中谱出了《Yesterday》和《Let it be》的曲子。
梦似乎和创意的诞生息息相关。
那梦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遗憾的是,以目前的科学手段,我们还没有办法实时地观看一个人的梦境。
但聪明的科学家们,依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睡眠惯性。
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将你从一种睡眠状态中叫醒,你的大脑状态不会迅速发生改变。
在醒来的几分钟,你的大脑的神经化学物质,依然具有睡眠时的特点。
就像太阳的余晖,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而研究者,利用了这种特性,向我们展示了梦所具有的特点。
研究人员召集了一群受试者,让他们做一些需要创造性的题目。
比如,用打乱的字母,组成有意义的单词——例如,用打乱的“OSEOG",组成”GOOSE“(鹅)。
接着,让他们在实验室中睡觉,并用仪器监测他们的睡眠脑波。
然后,在受试者进入不同的睡眠阶段后,研究者会尝试唤醒他们,并让他们在醒来后的90秒做一系列上述的题目。
结果发现,相比于清醒时或从NREM睡眠中醒来时,在REM睡眠中醒来的人们,解答出的题目要多15~35%。
而根据受试者的描述,当他们从梦境中醒来做题,题目的答案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自然地蹦出来的。
更进一步,研究者让受试者在睡眠中醒来后,画出一些关系图。
结果表明,如果是从REM睡眠中醒来,那么受试者画出的关系会更加的天马行空。
比如,一般情况下,说到银行,人们会想到金融、钱、柜台等等。
但在梦境中醒来时,人们则可能将银行和沙漠联系在一起——这中间的逻辑链条,可能会很长,也许是银行与破产相关,破产和荒芜相关,荒芜和沙漠相关。
而梦境却时常能进行这种遥远的连接,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
木森说
梦境是奇幻的,这奇幻的背后依然是客观的大脑活动。
梦,出现在REM睡眠阶段。
在这一阶段,理性和逻辑会被抑制,而视觉、运动、情感和自传式的叙述则会交融在一起。
而在目前,科学家已经能通过仪器,来判断一个人做梦的类型,以及他梦到的东西。
许多人认为,梦境来源于白日的生活。
但事实是,梦中来自白天的情景不过1%~2%,而35%~55%的梦境反映的是人们的情绪困扰。
梦境中的情绪重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梦,伴随着去甲肾上腺素的抑制,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于是,那些痛苦的经历得以在睡梦中被洗涤。
人们说,时间会抚平一切的伤口,但真正抚平伤口的却是梦境。
当然,梦所提供的远不止是治疗,它还是创意的催化剂。
它促成了遥远的连接,让我们得到新的可能性。
梦是伟大的,它不仅在抚慰过去,也在开创着未来。
-End-
系列文章:
其他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是用于信息的分享,仅供学习参考使用。文章内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
用知识,掌控健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木森说
如果有用,点个在看,谢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