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卦位于兑卦之后,《序卦》有言:“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说文》中也说:“涣,流散也。”本义是指水流分散。其引申义为涣散、离散。
关于“聚散”的话题一直备受古代文人青睐,留下了关于聚散的诗词佳句无可胜数。例如:人生聚散长如此、聚散行作风花瞥、落叶聚还散、聚散无常、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等等。
涣卦卦象巽上坎下,巽为风坎为水,风行水上、风吹水散之象;风又代表木,木在水上,有舟行之意,舟行必有离散。涣卦的离散承接兑卦的和乐而来,分离虽然令人伤感,但聚散离别本是人之常情,和乐之后,悦而涣然冰释、各奔前程、青上绿水、后会有期,又何必耿耿于怀?分别是为了再相聚,再见是为了再相见。
在自然界聚散本就是一种规律,是事物在内部运动和外界环境影响下,经常发生的质变和量变。道家老子所言:“涣兮其若冰释”也是这个道理。用涣卦解释老子这句话就是:巽上坎下,风行水上,这风是春风,春风吹拂回荡湖面,残冰消融,这是自然界的“涣“啊!水流变得轻快无阻。而在人们的交际中,如果通过相聚、和乐一堂、高谈阔论、善言善听之后,误会心结涣然冰释,心灵的负担不再沉重,轻装上路去拼搏奋斗,相约再聚,涣而不散何尝不是人生美事!
一、本经:卦辞和爻辞
卦辞: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爻辞·初六,用拯马壮,吉。
爻辞·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爻辞·六三,涣其躬,无悔。
爻辞·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爻辞·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爻辞·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二、彖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三、象辞
卦象象辞——《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初六象辞——《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九二象辞——《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六三象辞——《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象辞——《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九五象辞——《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上九象辞——《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