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此卦笔者解过于离经叛道,此备一说,望各位读者自行判断。
涣古人解为涣散之义,以风行水上,以成文涣解释。尚先生引司马光做焕,亦为文饰之义。无论做涣还是做焕,均以文饰解,古无异议。
字意:
《说文》:涣,流散也。《说卦》作离,亦为流散之义。笔者从卦形、卦辞、爻辞考虑取另一义,涣:水盛貌。《诗·郑风》溱与洧方涣涣兮。奂古意为众多盛大之义,从水,即为水盛之貌,逻辑亦通。
故涣字在此卦中的本意应为洪水盛大,人民流散,绝无文饰之义。
卦象:
本卦下坎上风,下坎水泛,上巽木飘,即洪水泛滥之象。巽又有往之义,故有乘舟逃离之象。巽又为风,为远,故有离散之义。
本卦卦象与泽水困相似,均为困坎险而难行之义。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洪水泛滥,故往至庙。象为泛舟逃离之象,故亨,故利涉大川,故贞。
初六:用拯马壮,吉。
初爻在坎水之下,处洪水之中。然坎有马象,二至四为震马之象。故言马壮。初爻变,卦变风泽中孚,为大离,有利涉大川之象,故言用拯马壮,吉。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机:古解做几,通“几”,几案。笔者以为可做微小之义。《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在灾难来临前逃跑,故无悔。
二爻处坎中,而止四为震,为奔。二爻变,变风地观,言已至上,故悔亡。
六三:涣其躬,无悔。
三爻变,变巽为风,巽为躬,全卦木象,为舟,为往,故无悔。
六四:涣其群,元吉。 涣有丘,匪夷所思。
四爻变,变天水讼。巽变乾,乾为三人,为群。天水讼,天水违行。
众人逃离水灾而聚集,故元吉。乾为天,然人为不能逃往天上,乾有高陵之象,故言涣有丘,匪夷所思。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汗:又泮汗,水无涯貌。《左思·吴都赋》溃渱泮汗。
五爻变,变山水蒙。三至五原为艮,二至四为震,故言五为王居。巽为号令,故言大号。
三至五为艮,变而为坤,故言涣王居。
巽变艮为山,人已在山,故言无咎。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血:恤
逖:惕
上爻巽变坎,然上六处坎险之外,故言血去逖出,无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