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梦是怎么回事?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做梦,梦到各种各样的场景,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害怕的。梦是自己的私密领域,梦里,我们遇见真实的自己。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也许有时候你会说,我做了一晚上梦都没有休息好,但是,我们真的一整晚都在做梦吗?跟随小编来了解我们的梦吧。
细分的话,睡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浅睡眠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脑电波由β波转为α波。持续时间为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进入第二个阶段个体较难被唤醒,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三阶段:持续时间最长,达40分钟,脑电波开始出现δ波,有时候也会有睡眠锭。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此阶段δ波占据最多,这个阶段会出现梦游、说梦话、磨牙、放屁、吧唧嘴、婴幼儿在此阶段会尿床。
几乎岁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四个角阶段,第一次四个阶段完成需要60-90分钟,之后睡眠由深入浅,再次进入第二和第三阶段,这时最常见的是翻身调整睡姿,也是最容易惊醒的阶段。
第五阶段:大约十分钟之后,全新的阶段到来了,叫快速眼动阶段(REM),这个时候深度睡眠的δ将完全消失,此时的脑电和清醒状态相似。这个时候睡眠者的眼球开始上下左右运动。这个时候梦境就开始出现了,心率、血压呼吸随梦见的变化,如同清醒状态,只是肌肉依然放松。
所以如果在快速眼动阶段叫醒他,通常报告会在做梦。
2
每晚都会做梦吗?
梦的研究一直都存在困难,有一个就是记忆,一般人会直觉的认为有没有做梦是很清楚明白的,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做梦了可能忘记,醒来并不记得,所以回答没有做梦。有两种情况:
做梦+有记忆=回答做梦
做梦+无记忆=回答没做梦
因此人们认为做不做梦取决于记不记得,而不是有没有,但科学是:人们在整晚睡眠中,呈现快速眼动与非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循环出现,每次循环90-120分钟,每晚大约4-5次循环,就把这4-5次称为快速眼动睡眠。如果在此阶段把人唤醒,有80%-90%的机率表示有梦。每晚应该会有3-4次以上的梦。所以,要记得多个梦,就必须在睡眠中多次醒来,而且醒来的时机还是梦中或刚结束,这样才会记得多个梦境。换句话说,是因为睡眠中常常醒来才会记得梦,而经常醒来自然会觉得睡不好。实际上是:因为睡不好而导致做很多梦,而不是做很多梦导致睡不好!
3
如何控制梦境呢?
如果想让对方梦到自己想要她梦到的事情该怎么做呢?在电影《阿飞正传》中,张国荣对张曼玉说今晚她会梦到他,结果张曼玉便一直说服自己不会梦到他,甚至害怕自己梦到,让自己坚持不睡觉。结果最后坚持不住了,还是梦到张国荣了。别小看这个绝技,这是有心理学实验的。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做过一个简单有效的控制梦境的办法。他召集了一组志愿参与实验者,给他们每人两封信,请他们晚上睡觉前打开其中一信封,次日早晨醒来后打开另外一封。
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一组指令,要求所有参与者想他爱慕的一个人。然后要求一半参与者(A组)在5分钟时间内尽量不去想这个人,而另外一半人(B组)要想象自己和这个人的约会。
当他们早晨醒来之后,打开第二封信,也是一组指令,这次是要求参与者描述晚上做的梦,结果韦格纳发现A组梦见爱慕之人的人数是B组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某人出现在你的梦里,那么就要求自己在睡前5分钟尽量不要去想他。韦格纳的推想是:“反弹效应”可以影响人们的梦境。
现在你对我们最熟悉又陌生的梦有所了解了吗?梦境可以带我们到任何地方,甚至畅游宇宙,潜意识的反映也是人性的正常反应,还是好好享受睡眠吧!
Happy
2018年来啦, 亲爱的朋友们。
感谢你们对“真知心理”的关注。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谢谢你们这么可爱还喜欢我们,我们会继续加油,也欢迎你们随时与我们互动,说说你们2018年的新愿望!
HELLO 2018
作者:马敬丹
编辑:马敬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