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活着一场似曾相识的人生。每个我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仿佛曾经来过。”——《搏击俱乐部》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走在街上,看到一个陌生人的脸,突然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当你去一个新地方旅行,看到一个风景名胜,突然觉得好像以前来过这里?当你听到一个新歌曲,听到一个旋律或歌词,突然觉得好像以前听过这首歌?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恭喜你,你遇到了既视感。既视感是法语Dj vu的音译,意思是“已经看见过”。它是一种让人感到神秘和惊异的心理现象,让你觉得眼前的事物或情景似乎不是第一次出现,而是曾经在某个时空中发生过。那么,既视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大脑出了什么差错吗?还是我们真的拥有了穿越时空或预知未来的能力呢?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既视感背后的真相!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基本常识:我们看到的东西,并不是直接进入我们的大脑中。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是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反射而形成的图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区域——枕叶皮层。
枕叶皮层会把图像信号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并把它们储存在大脑中不同的区域。我们看到东西之后,并不会马上忘记,而是会把它们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的记忆分为两种: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是指我们对刚刚发生的事情的记忆,它的容量和持续时间都很有限,一般只能存储7个左右的信息单元,大约只能维持几秒到几分钟。长期记忆是指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忆,它的容量和持续时间都很大,可以存储无限量的信息,可以维持几天到一辈子。那么,既视感是怎么产生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既视感是由于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混乱造成的。当我们看到一个新的场景或事物时,本来应该先进入短期记忆,然后再转移到长期记忆中。但是,有时候,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大脑疲劳、压力、生病等,导致我们的大脑出现了一点小故障,把新的场景或事物直接存入了长期记忆中。
这样一来,当我们再看到这个场景或事物时,就会觉得很熟悉,好像以前见过一样。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觉,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见过它,只是把它错误地放在了长期记忆里。还有一种说法是,既视感是由于梦境残片造成的。我们都知道,人在睡眠中会做梦。
梦是大脑在睡眠中对白天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加工和整理的一种方式。梦中的内容往往是非逻辑、怪诞、混乱的,因为大脑在睡眠中抑制了理性思维和逻辑判断的功能。梦中的内容也往往是难以记住和描述的,因为大脑在睡眠中抑制了语言和表达的功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梦就完全没有影响。梦中的内容其实是由大脑中不同区域活动产生的碎片化、无序化、模糊化的信息组合而成。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我们白天看到、听到、想到、感受到的各种事物。
当我们醒来后,这些信息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微弱、隐晦、模糊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这些信息相似或相符的事物时,就会触发我们对梦境残片的回忆。这样一来,就会产生既视感,让我们觉得眼前的事物好像在梦中见过一样。以上就是关于既视感产生原因的两种主流说法。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比如既视感是一种预知能力、转世记忆、集体无意识等等。这些说法都有其吸引人之处,但也缺乏科学的证据和解释。无论如何,既视感都是一种让人感到神秘和惊奇的心理现象,也是大脑的一种奇妙的功能。
那么,你有没有过既视感的体验呢?你觉得既视感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相信哪一种说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即视感的奥秘。下期我们将继续探讨另一个令人着迷的心理现象:幻听。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