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各校学生开始动身前往校园,老友重逢,新生腼腆。
可家住江西省上饶市下辖乡镇的小瑞,却没有了这般好运气,对于寻常人唾手可得的东西,于他难如登天。
父亲病亡,母亲失踪,再加上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身份,人们自动给小瑞分了类,这难道是他的错吗?
可事实让人退避三舍,大家不忍责怪却也不敢靠近,7岁的小瑞没有伙伴,不能上学。
哪个学校会收这样一个有“隐患”的孩子,谁又能负得起后果?他稚嫩幼小的身躯立于院中,茫然无措。
出身不能选择,病魔无法抗衡,真正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就此中断实在又是一出人间悲剧……
实惨,心梦纯真校园
2022年,家在江西上饶一座村庄的小瑞才只有七岁,可从现实来看,他的人生好似已接近尾声。
没有欢声笑语和希望,当生存都成了问题,似乎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对于小瑞而言,遗憾之事太多了。
他或许还有美好的未来,但这条路必然崎岖不平,听闻他故事的人大多表露同情,愿意拥抱他的却寥寥无几。
原因很简单,小瑞是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药物控制下还有传染的可能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人们大致都有了解,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同样让人避之不及。
尽管平时的正常接触不会传染,可人人心中都有红线,对于未知的惧怕与生俱来。
能少接触就尽量不接触,即便社会上发起了多个帮扶艾滋病患者的行动,可它的可怕面孔没有一点儿减少。
小瑞就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这是一个不幸的消息,摆在小瑞面前的是条单行道。
小小年纪就成了“药罐子”,整个背调都是灰白,家里的气氛很是压抑,小瑞年纪尚小还不知艰难。
村里人对他们一家敬而远之,也不敢恶意攻击,就怕小瑞父母恶意攻击,但背后的闲言碎语肯定少不了。
在他一两岁时,父亲病发身亡,这会是小瑞最后的结局吗?家里人就像是默认了,无人提及。
失去了顶梁柱,家里的经济情况愈发堪忧,母亲不堪忍受离家出走,之后音信全无。
大家猜测她也已经病发去世,之后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了失踪,法院亲自宣布认定。
小瑞和哥哥相依为命,成了名副其实的“事实孤儿”,当地有关部门知道后,依据标准按每月一人1300多元发放资金。
哥哥因为没有遗传艾滋病毒,被其他亲属收养,小瑞被大伯一家照顾,但实际却和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
政府每月给小瑞大伯300元的伙食补贴,但据相关人员透露,从来没有在大伯家的饭桌上看见过他。
这岂不是阳奉阴违,欺负小孩子吗?村民在背地里嚼舌根,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得出来。
大伯听后却是苦笑不已,他多次劝说小瑞留下吃饭,可他总是在盛完饭后独自走开,没有菜了再来加。
次数多了大伯也就不再说了,只剩心疼,他也没想要多加解释,不然岂不是给外人送话题,为小瑞招来无端指责。
这样的日子也能勉强过活,只是小瑞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沉默,身边没有一个同龄人,大人忙于生计对他难免疏忽。
2023年端午节期间,小瑞的奶奶黯然离世,剩他一人要怎么办?葬礼结束后,大伯要接走他,他低头不愿意。
孤身一人回了奶奶家,这所房子还是2018年当地部门援建的,与小瑞大伯家的楼房比邻而居。
因为只有一间卧室,小瑞是和奶奶睡在一起的,可老人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房间里难免有些味道。
与其说是她照顾小瑞,不如说是两人互相照顾,始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小瑞很懂事,从不提任何要求。
但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梦,看着村里小朋友每天背着书包出门,父母接送,不免心生向往。
小瑞从来都没有去过学校,幼儿园的滑滑梯从来都没有玩过,眼看就要到上小学的年纪,大家刻意遗忘。
奶奶去世后小瑞接连噩梦,只有梦中的校园能给他几许安慰,大伯提出要小瑞跟他一起睡,惨遭拒绝。
“我身上有病,不能和大伯睡……”
脱口而出的话语让大人无语凝噎,他才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啊,心思这般细致周全,未必就是好事。
小瑞应该像其他男孩子一样,调皮捣蛋活力无限,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权利,但身为“事实孤儿”的他真的有资格吗?
成长,亦是重重磨难
小瑞大多时候都是自己呆在一处,拿着小木棍在地上来回比划,有时候是画,有时候是谁都看不懂的字。
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可小瑞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身份该如何隐藏,这也是不能隐瞒的事实。
2022年开学前夕,小瑞所在乡镇的中心小学就新生入学情况进行摸排,找到了小瑞这条“漏网之鱼”。
随后给他办理了相应的入学手续,小瑞难以置信,家人连连感谢,只是下句话让他们有些涩然。
小瑞虽入了学籍,可他并不能去校园里上课,只能是在家上网课,中心小学的老师为他专门制定了教学计划。
学校还给小瑞送来了专门用于上课的手机,定期推送名师课程,辅助小瑞牢固掌握知识。
开学前,有专门的老师为小瑞做测试,他在认知、语言、思维、艺术等领域略有不足,但并不影响他的成长。
小瑞本就比同龄孩子发育迟缓,开口说话也比较晚,虽不能进校园读书,但能接受知识亦是额外之喜。
他很喜欢上课,纵然没有老师在旁,小瑞也总是坐得板板正正,课余时间他最喜欢玩具小汽车。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中心小学老师表示小瑞很聪明,学业进步明显,他确实有在校园接受知识的权利。
到底是谁在阻止他?有权利是一回事,客观现实也不能不顾,学生家长是不会同意的,学校也负不起责任。
小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坐不住的时候,课间活动难免有所磕碰,万一传染后果自是严重。
如若小瑞进校,不与学生公布真相,只通知家长,学生在接触时不管不顾,会促使危险的发生。
再有,家长心中担忧,总要无意识的叮嘱孩子不要与小瑞走近,好奇害死猫,越是不明就里,越是想要关注。
不管是哪一样都难办,知道了总会防备,不知道相互猜疑,对小瑞的成长无半分益处。
要知道,学习是一辈子的功课,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心理、价值观同样重要。
但小瑞就活该被学校排除在外吗?各位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对小瑞本人来说太过不公平。
2022年10月,上饶市善德公益发展中心发现了小瑞,他们主要就是以帮扶“事实孤儿”为目的。
组织中有大量的志愿者、心理师和治疗师,他们之后时不时就会来陪伴小瑞,还联合其他组织送来了课桌,文具和一应生活用品。
大家一起画画、玩玩具、讲故事,小瑞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可志愿者们总是要离开的,他紧锁眉头不愿意。
更让他头疼的是吃药,每天早晚各一次从不间断,药丸的糖衣遇水即化,苦涩由舌尖蔓延,小瑞很抗拒。
这些药都是从医院免费领取的,一共有三种,对小瑞身体里的艾滋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023年9月6日,志愿者再次来到小瑞的家,陪他玩耍、学习,在熟悉温暖的陪伴下,小瑞暴露本性,笑得天真无惧。
可他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吃药了,大伯、二伯齐上阵对他没有办法,一边是“骗”,一边是“揍”都没用。
时间长了,小瑞知道他们都是表面功夫,并不能对他怎样,反而硬气的就是不吃药,他想吃糖。
直到志愿者告诉他,只有好好吃药,以后才能去校园读书,才能遇到很多好朋友,这是小瑞渴望的梦。
如果这就是他的命运,他选择接受,答应大家好好吃药,指针不停的转动,小瑞只会是越长越大,他总不能在家呆一辈子吧?
年龄小点还好说话,等他长大,势必要接触人群和社会,现在的教育、社交和家庭肯定是不正常的。
长久的脱离社会环境,小瑞的大伯、二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教导他,如此下去,他只会愈发孤僻。
那人们付出的心力又是为了什么?当地乡镇负责人透露,他们已经联系了国内专门接受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学校。
这肯定是个好方法,人在群居环境中,最怕的就是不公平,所要求的也不过就是相对公平。
但是因为费用问题,目前还在协商中,市领导对小瑞的特殊情况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开会探讨解决方案。
其实可以把小瑞送去福利机构,他目前的监护人大伯也同意,那里有老师、有同学,只是小瑞终究与他人不同。
他能否去学校就读还是个未知数,但他的身后早已不是一个人了,所有人齐心协力,希望小瑞有个光明的未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