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出分前还有这些事要做!查分当日公布省控线、一分一段…
距离高考出分还有5天,同日还会公布省控线、一分一段等高考重要信息。
出分后,各位考生和家长可就要开始忙起来了,趁现在还有空,赶紧先了解一下这些出分前的重要事项和志愿填报名词!
无论综评、强基的校测是否通过,普通批都还有更多的选择!
什么是省控线?
01
省控线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简称。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当年全省考生参考人数、高考成绩及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等,将全省考生分科/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根据一定比例,分批次按科类分别划定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对于普通类考生和家长来说,要关注的就是两个红框内的分数线,也就是特招线和本科线。
这里需要注意,不是过了本科线就一定能上本科的。高于本科线不多的分数如果没有填好志愿也有非常高的可能性会滑档,对于这部分考生家长,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志愿表要合理设置保底院校。
如何参考一分一段表填志愿?
02
公布高考成绩的同时,还会公布“一分一段表”。一分一段是以“1分”为单位,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历史、物理类分开排名,每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知道这个位次,对于志愿填报的意义,比分数更重要!因为各高校在各省份的招生都会有一定计划,而且各高校能在某个省吸引某个分数段的学生,也是比较固定的。
例:2022年一分一段表
普通类(历史)
普通类(物理)
右侧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第一步:在一分一段表中找准位置
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与自己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排名和这一位次成绩共有多少考生,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位置。
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在今年全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对比目标高校往年分数线所对应的位次,如果两个位次一致和相当,填报后录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两者相差过大,落选的可能性就大。
找准位次,比单纯比较分数更准确。因此,考生不能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应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绩排名作为填报参考。
第二步:看高校近三年的录取数据
对比查看想要填报的大学连续三四年的分数线在哪个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如果自己的分数比至少两年的段位高,报考该校把握较大。
以考生位次为4462为例:
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4000-10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上部,这所大学可以作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1000-5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下部,这所大学的录取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可以作为冲刺院校。
简单来说:如果考生的位次与院校或者专业以往连续几年录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当或者就在录取考生位次范围以内,则报考这些院校或者专业把握性较大。
第三步:用“一分一段表”分析志愿梯度
由于高校招生是从高分到低分提档,所以考生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关键。如果成绩所在的某一分数段上其他考生过于集中,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保持各院校、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梯度。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础上,考生还要看高考分数与当年特招线的分差。
假定去年超特招线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学校,再看今年自己的分数超过特招线多少分。如果超过了30分以上,报这所学校,被录取的希望就比较大。
如果同一个分数段里出现了考生扎堆的现象,就要更加谨慎填报,例如看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时,假设去年考生的成绩要超过录取分数线30分能上某所学校,但是去年这个段位没有出现扎堆现象,所以今年要超过40分才比较有把握,这只是假设和比喻,具体还要计算扎堆的人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