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就给梦始赋予了很多神秘色彩。然而其实,做梦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做梦是人们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重复,或过去某些记忆的曲折反映。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构成梦境的一切素材,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
另外,体内各器官的刺激和病理变化会引起梦中出现类似的情景,如大小便急了,便会梦见到处找不到厕所等等。
做梦不可怕,可怕的是做噩梦。
比如说梦见鬼怪扑在自己身上,梦见遇到生命危险,想挣扎,手脚却无法动弹,想喊叫,却发不出声音。
醒来后发现虚惊一场,而梦境却历历在目。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做噩梦?
从内因来说噩梦往往是对焦虑、恐惧、内疚、痛苦等负面情感的一种表达和释放。
比如,梦见摔倒、溺水或被人追赶,自己却只能站在原地,动也动不得,这是焦虑的表现,对梦者来说,这个梦使其释放了一部分焦虑。
从外因来说,做噩梦的人,很有可能与他错误的睡眠习惯也有关。
人在睡眠时,心和肺的活动能力相对减弱。
所以,当嘴和鼻孔被被子挡住,或胸部受到压迫时,会感到心脏活动受到阻碍,呼吸困难。这种来自外部的刺激很快传到大脑皮层,便能引起不正确的反应,产生恐怖的幻觉。
那为何噩梦中想挣扎、喊叫,却动不了、喊不出声?
那是因为,大脑指挥手脚肌肉运动、发声的部分还处于抑制状态。所以,预防做噩梦,最要紧的就是睡觉时不要将手臂放置胸前。
此外,有些人不仅做梦,还会说梦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梦话的原因在医学上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多倾向认为它是一种功能性或情绪性的表现。但是,它一般对睡眠质量及健康无明显影响,所以不需要特殊干预。
除非确实因经常讲梦话而影响到他人的休息,或者当事人自己清晨醒来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则可以请精神科医生进行干预。
说梦话就算了,可是有些人还梦游……
比如睡着睡着,却突然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打扮、喝水吃东西,甚至是更为复杂奇怪的行动。这就有点可怕了.....
梦游其实是一种睡眠障碍。
梦游在医学上被称为「睡行症」。
人入睡后,大脑并非完全处于抑制状态,有些脑细胞尚呈活跃状。
如果正好是运动区域的脑细胞活跃起来,就会梦游。
梦游时,其意识水平比清醒时明显降低,但梦游者仍然对环境具有比较简单的反应。
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6~12岁的儿童身上,15岁后不再发生。
这可能与这阶段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旺期、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和生活习惯有关,一般无需过多担心。
若是成人睡觉发生梦游,则多跟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父母患有「睡行症」的人,比普通人梦游的概率高出10倍。
2.睡眠状况:睡眠不足、睡眠不规律、压力大、经常醉酒。
3.服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催眠药、神经松弛剂、神经兴奋剂或抗组胺药物等,也有可能造成梦游。
4.某些疾病影响:比如心律失常、哮喘发作、癫痫发作、心因性精神障碍等。建议去医院做相关咨询与诊断。
令人头痛的是,梦游的人不会老实在床上呆着,往往都会起来搞事情,也很容易绊倒摔伤。
所以,出于安全考虑,很多人觉得把对方叫醒才行。
可是民间又有一种说法:
突然把梦游的人叫醒,被叫醒的人可能会变傻或者被吓疯!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叫醒ta呢?
最好不要叫醒,这并不是因为叫醒后会变傻或被吓疯。
而是因为梦游者是很难真正醒来的,一旦醒来了反而会觉得恐惧和迷茫。
也不要用力摇晃他,因为摇晃可能使梦游者误以为被攻击,容易引起不自主的暴力性反抗。
最好的做法是:轻轻地拉着他的胳膊,小心翼翼地把他引回床上。
如果此方法不行,且梦游者受到安全威胁,那就要叫醒他了。
通常做法是:使用超大分贝、尖锐的噪音唤醒梦游者(与梦游者保持安全距离),这样可能会成功叫醒梦游者。
综上,现在是不是对噩梦、梦游、说梦话,做梦有了更多了解了,如果你也出现过上述情况,那么试着用这些方法调整下,良好的睡眠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关键哦~
也欢迎你在下方留言区留言与我们分享你梦境中的故事~
关注和合,关注健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