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就是今年的高考了,有关高考的新闻也开始频繁出现了。
作为一个早已参加过高考多年的成年人,许多人是不是都有梦回高考的经历~
考试迟到找不到考场啊、忘记带准考证、英语听力完全不懂了、打开试卷发现一道题也不会,数学最后一大题似曾相识却怎么也做不出,梦醒时分惊出一身冷汗,直到看到床边手机才意识到这是个梦,然后捶胸顿足道“为什么我都毕业这么多年了还会梦到高考?”
你们可可爱爱的鲜读君距离高考也很久了,但每年都在6月准会梦到高考,本以为今年因为疫情原因高考推迟便不会再有“6月高考梦咒”,可那天鲜读君不仅梦到高考了,还梦到高考失败直接复读,并且考的实在太差原学校都不接收复读,可谓是真真实实的出了一场虚汗。梦醒了鲜读君摸摸自己的小脑袋十分郁闷委屈,突然想到自己已经考上大学了,内心不禁一阵狂喜然后仰天长笑~
很多 “社会人”或许跟鲜读君一样疑惑“毕业多年怎么在梦里还逃不掉高考的魔咒啊”,今天跟着鲜读君一起看看是为什么吧。
“梦想延迟与高考焦虑”
研究表明,梦里的场景多数源于我们日常生活,虽然它们并不总是立刻出现在梦里,有时会经过几天甚至一个星期,就是所谓的“梦想延迟”现象。像考试焦虑这种事情持续个几十年,甚至到你70多岁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在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是大部分中国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是考生也是许多考生父母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
有好梦自然就有噩梦,而与高考有关的焦虑的梦就是人类梦境的一大主题。
不只是高考,大凡是重大的考试压力都会引起人们的焦虑感,考研、考公、考证,这些压力都有可能反映在梦里。
不过,虽然噩梦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不适,但也远不是厄运。
梦到考试会超常发挥
2014年《意识和认知》杂志上曾有一篇研究表明:那些在考试前夜梦到考试的学生会有更好的考试表现。
他们考察了参加医学入学考试的一组学生,在考试的前一晚2/3的学生都梦到了考试,而且 80%的梦境都是消极的,迟到、忘记正确答案、没答完题之类的,但比较他们的考试结果和后期调查问卷,研究者发现这些学生的考试得分要高于没有梦到考试的人。
于是作者得出结论:“梦中压力事件的负面预期是常见的,但这种情景模拟提供了认知增益。”
换句话说,负面预期可能有助于我们“优化”我们在醒来时间里所做的工作。例如,如果你在梦遇到你死活也记不起来的知识点,那么在醒来时你可能会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赶紧翻到那部分的内容,赶紧在考场前搂两眼(此处忽略心大的考生),虽然很多时候押不中宝,但老师不都说了“多得一分是一分,一分有时就是一本与二本的差距”,是吧?
所以,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梦境保持一种积极、好奇的心态就对了。考试前一天梦到考试,正说明你那一颗认真对待的心。
说到这里,鲜读君又不禁回忆起,曾经读高中时一次大考前,鲜读君在睡前看了看英语单词,有两个特别容易弄混,总是记不清,居然梦里还在不断的重复着两个单词的拼写,且在梦里也老拼写错误,因此一醒来鲜读君马上打开英语书又快速把这一单元的单词过了一遍。虽然考试并没有考到这两个单词,但是鲜读君醒来后的复习中果然发现了将一个单词记错了,考试中还正好考到了,但由于最后时刻复习到了题目也因此做对了,鲜读君十分庆幸啊。
因此在这里,鲜读君想要告诉快要高考的考生们,不要太紧张啦,如果做梦梦到了快要到的高考写错了某道题,那就打开书本再将这里复习一遍,说不定这是“梦境之神”在给你提醒呢~
相信
高考必胜!你们是最棒的!
点赞给考生加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