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李洪文洋洋百万言求证名著作者,荐发头条 小编荣载史册

kuai369 2024-12-28 阅读:59 评论:0
《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 第十五季 作者序言 《西》学争端,百年未决。故于2021年1月20日至26日、5月14日至24日 、7月18日至31...

《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 第十五季 作者序言

《西》学争端,百年未决。故于2021年1月20日至26日、5月14日至24日 、7月18日至31日、9月4日至13日、11月29日至12月10日,2022年3月16日至3月26日、5月24日至6月4日、8月8日至8月19日、10月1日至10月9日、11月29日至12月8日,2023年2月4日至10日、5月16日至5月26日、9月22日至10月9日,2024年2月2日至16日,在《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连续刊载拙作《<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第一季九篇、第二季十一篇、第三季十一篇、第四季九篇、第五季九篇、第六季九篇、第七季九篇、第八季九篇、第九季九篇、第十季九篇、第十一季六篇、第十二季六篇、第十三季六篇、第十四季六篇,共118篇文章。

考镜源流,循序渐进。从《西游记》李春芳藏名诗(1、7、8、9、23篇)、藏名词(14篇)、藏名词赋(15-19篇),到藏名文、藏事文、藏谜文(77、90、98、105、110、111篇),再到藏名藏谜文(果是天下第一名)(李果是状元)(114篇);从藏籍贯句容(1、2、9、13、25篇)到藏姓名字号(李春芳原名李果)(6、11、74篇);从藏官职辅弼(3、4、9、48、54、81、84、89、91篇),到藏生肖属马(9、26、31、56篇);从藏生平大事(3、27、31、37、39、52、67、73、77、80、113篇),到藏葬地祖茔(24、42篇),到藏治国政见(28、32、44、45、49、53、55、57、99、107、110篇);从藏家乡句容(2、5、10、12、34、42、59、62、65、75、96、100、109、111篇),到藏道教茅山(5、20、21、22、25、29、30、35、36、37、38、41、43、46、50、53、57、58、59、63、64、76、83、85、92、104、113、114篇),到藏李春芳之忠孝仁善(48、115篇)、清正廉洁(33、43、66、67、69、74、75、87、92、95、105、106篇)、定国安邦(49、71、72、78、116、117、118篇),到藏李春芳遭“六耳”诬陷(77篇),到藏李春芳“夏至”(光明正大)归来(87篇),到藏“南膳部洲”(积善后世)(105篇)“木火方隅”(茅山方隅山炼丹)(106篇),到藏`“牛开西路”“洪武之光”(107篇)、再到藏“唐僧教孙行者著”(隆庆皇帝圣旨“发英华于著述”)(115篇)。

“担头春色”,“父子难归”。从藏“太平宰相”李春芳(11、27篇),到藏“李春芳曾祖句容人”李秀(7、11、51篇),到藏“李春芳父亲”李镗(21、40篇),到藏“李春芳之弟”李齐芳和李承芳(担头春色)(11、40、65篇),到藏“李春芳之祖”李旭(68篇),到藏李春芳“附子(父子)难归(句容)”(82篇),到藏李春芳“太子太保”(“保唐僧”)(112篇),再到藏李春芳“太子太师”(“驼七岁红孩儿”)(115篇)。

清廉同气,故事新编。从“串长城”影射句容“长城村”,此村有“清官”徐九思《“读书泉”吊唐固》题诗,暗含“清廉者”同气相求和“古文人”惺惺相惜(75篇),到“小圣施威降大圣”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对《二郎神锁齐天大圣》《西游记杂剧》等之“故事新编”(96篇),到“徐茂公”“护国公”“胡敬德”“段志贤”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对《旧唐书》及“元明杂剧”之中的“徐懋功”“胡国公(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的“新校”“新编”(103篇),再到孙悟空“变松”“变桃”与“老槐高柳”“柳槐竞茂”源自《吕洞宾桃柳昇仙梦》。

经国大业,宰相之书。从藏“彩凤”“宫女太后”李彩凤(47、62、99篇),到藏“麒麟子”“哪吒三太子”万历皇帝(47、61篇),到藏“真假悟空”之“真悟空”清廉(84篇),到藏“青鸾彩凤”之“青鸾”“仁圣皇太后”(85篇),到藏“金蝉子转生”明穆宗(唐僧)(91篇),到藏“徐茂公”(第一功臣徐达)和“刘供基”(一统江山刘伯温)(103篇),到藏建文皇帝“宽大(大宽)”(不杀朱棣)“败寇逊国”“万岁之僧”“行僧万里”(寇员外)(万僧)(108篇),到藏哪吒“骨格儿小”“碧藕为骨”(万历皇帝先天发育不足)(115篇),再到“重重谷壑”“云边谷口”“高积土”藏朱载基、朱载壑和裕王朱载垕(唐僧)和句容(谷口),“槐松”“三公位显”典出《周礼》,藏“槐鼎首辅李公春芳”。

平定四海,国家一统。从藏中华神州之东海、南海、北疆,到藏新疆西疆之“两界山”(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等地)为“汉唐祖地”不可弃(53、55篇),从藏“势(世)镇汪洋”之“世代震慑东洋倭寇”“平定东海”到藏“汪洋海远”之“(复兴中华)南海虽远不弃”(32、86、92篇),从藏“定东海”有“定海神针”“金箍棒”可“定”“祖宗之东海”(58篇),到藏“南海观音”“净瓶”之“南海”“(浪)静(风)平”(72篇),到藏“东胜神州(洲)”之“中华神州战胜东瀛倭寇”“仙都花果山(茅山)必胜(镇)东洋妖氛”“仙胜妖”(参见前第75篇),到藏“乌斯藏”之西藏是中华“祖宗之(高)地”“不可弃”(88篇),到“昆仑顶上擎天之柱”藏“不周山”(葱岭)为“汉唐祖地”(96篇),到南海观音“宝瓶”之东海“(浪)静(风)平”(99篇),到藏“洞天福地”花果山“威灵瑶海”之“葫芦”“净瓶”可“福佑中华”“四海太平”(105篇),到“唐太宗、朱太尉奔走轮回之下”之“太”呼应,影射“明太祖武定天下,比肩唐太宗”,到藏“第一福地”“镇倭之台”(万寿山万寿宫)(111篇),再到藏“汉藏和同一家”(“如来以和为尚”)(118篇)。

复兴中华,选贤举能。从藏“名”线索,到藏“道教茅山”线索,到藏“清廉”线索,到藏“青鸾彩凤”线索,到藏“金蝉子”(嘉靖皇帝)线索,到藏“张大帝”(句容张庙人)之线索(96篇),到藏“功”藏“德”线索,到藏“留全兄弟”“建成元吉死难”之线索(109篇),再到藏“摔”“打”红孩儿(帝王摔打磨炼当自强)之线索(117篇);从藏“清廉宰相”李春芳,到藏“山中宰相”陶弘景(59篇),到藏“贪财宰相”张居正,到藏“不知进步”首辅高拱,到藏“栽培继任”宰相徐阶、“清正兴国”宰相夏言和“贪横误国”宰相严嵩(94篇),再到“溜清”藏忠臣于谦“留清白”;从藏“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徐茂公)(100篇)、“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马三保)(101、103篇),到“选贤举能”之“真将军”周亚夫“平定分裂”(段志贤)(103篇),到藏嘉靖皇帝“二龙不相见”(兰盆会上相识)(111篇),到藏“陷空山”文成公主入藏(下界喇嘛)(118篇),再到“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与“齐天大圣寓此一游”混用,“寓此”藏“清气兴国”“宰相遗言”。

句曲茅山,发祥兆瑞从藏句曲茅山“洞天”“福地”(10、29、34篇),到藏句曲茅山“仙都”“龙都”(58篇),到藏句曲茅山“华(花)阳”“天境”(69篇),到藏句曲茅山“三秀”“秀岳”(83篇),到藏句曲茅山“九老”“仙翁”(92篇),到藏“茅山菩萨”“净瓶”“宝瓶”,到藏句曲茅山“四面原堤”郭四朝“郭干堤”(105篇),到藏句曲茅山“万寿台”“镇倭之台”(111篇),到藏句曲茅山“天下第一名山”(第一福地)(114篇),再到“瑞蔼”藏句曲茅山“发祥兆瑞”,“天香”典出茅山万寿台“天香招五鹤”,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的又一“活证据”。

藏名藏谜,海内一家从李春芳“藏名诗(词、词赋)”到李春芳“浅层次藏名诗(词、词赋)”,到李春芳“深层次藏事诗(词、词赋)”,到藏名藏事藏“谜”文,到藏名藏谜图(118篇),再到“双字”藏谜;从“石猴”“彩凤”乃“灵根育孕”影射“英雄不论出身”(21、70篇),到“《西游记》是‘太平宰相’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经国大业’之巨作”(60篇),到《西游记》是“外壳神魔”“内核清廉”(86篇),到“功德华夏”“保家护国”“复兴中华”(102篇),到“洪武之光”“混一海内”(107篇),再到“胡汉一家”“汉藏一家”(118篇)。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从猪八戒“贪财”“好色”“抢功”“讲坏话”“不团结”“不顾身命”等之“批判”到“生的干净(端午出生)”“有功华夏”之“表扬”(90、93、97篇),再到“酒醉戏宫娥”“就把英雄卖”“英雄难过美人关”之揶揄(98篇);从“高太公高老庄(坐镇)乌斯藏”“高拱(高)坐镇西藏”“有功华夏”之“表扬”(88篇),到沙和尚“不知进步”“七日一次飞剑穿胸”“走上岸就捉菩萨”等之“批判”(91篇);从孙悟空“祖籍祖贯花果山水帘洞”“春采百花”“杀混世魔王”“定东海”“四海千山拱伏”“官封弼马温”之“表扬”(78篇),到“妖猴不奉公(‘以宰相而养亲’),当年狂妄逞英雄(‘春归夏至’)”“当压两界山(五百年)”之“自我批判”“自我重罚”(91篇),再到“寿享长春”“古来长者”影射古稀长者春芳享长寿(113篇 );从“美猴王”(李春芳)“每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是“灵根育孕”之表扬(50篇),到“张道源、张士衡、王珪”影射张居正“道门源长”“东阁大学士掌衡钧”“原名白圭”及张居正“辅佐帝王”是“月精所化白龟(圭)”且“二岁神童张居正识‘王曰’”,也是“灵根育孕”之表扬(101篇),到“高士廉”“张士衡”之“士”与“弼马温”之“弼”呼应,李春芳、高拱和张居正都是“进士出身”“辅弼之大学士”之表扬(101篇),到“廉”与“水帘(簾)洞”之“帘(簾)”呼应,高拱“前世”也是“清廉之人”之表扬(101篇),再到“高吊(红孩儿)”“吊三日三夜”影射隆庆六年六月十三到六月十五“高拱专权擅政”(116篇)。

中华战神,浩气长存从“官封弼马是知音”赞美嘉庆(嘉靖、隆庆)帝是李春芳知音(89篇),到“夏寻诸果”影射夏言“寻”李果(做状元)(94篇),再到“一颗(科)松树”“一颗仙桃”之“颗”藏“(李)果”(子实),“园栽桃李,千株千颗斗秾华”之“桃李”“颗”藏“李果”,“华”字藏“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果”(95篇);从“玉皇张大帝”影射“句容张庙人”“祠山张大帝”,到“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有“上帝之甥”“勅封祠山灵惠大帝”之“句容烙印”(96篇);从猪八戒“九齿钉耙”“九个兄弟”“九个儿子”“镇丹阙”之表扬(97篇),到猪八戒“不戒九(酒)”“酒后戏宫娥”“藏匿宫娥子”之“批判”(98篇);从徐茂公、护国公、尉迟公”藏“功”藏“德”,影射“功德华夏”“胡汉一家”,到“徐茂公”变“李世勣”再变“徐世勣”,赞颂大明徐达是“第一功臣”“中华战神”之“再世”,到“正直的徐茂公”影射“德才兼备”,暗藏徐达长子徐辉祖“宁死不曲”和首辅张居正“平反冤案”(100、108篇),再到“五根肉红柱撑著一股青气”藏“青(清)气柱华夏”。

“英华”“著述”,“臣相”“清流”从“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道教茅山,“美猴王”影射“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水帘洞”影射茅山华阳洞之“大茅洞”(22篇),到“水帘洞洞主”“美猴王”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25、50、68篇);从“华祝千秋”之“华”字藏名,与“日精月华”“天地精华”“华彩”之“华”字相呼应,再到“华”通“花”,“华阳”有“花阳”之意,含有“花(果山)(之)阳”之喻,与李春芳“祖籍祖贯”所在地“茅山之阳”相吻合,皆有“华阳洞天主人”即为李春芳之影射(61、68篇)。又将“水火方隅”校为“木火方隅”,“木”与“草木沾恩”“变颗(科)松树”等呼应,也是“藏名李果”“料遇知音”之需要(106篇)。“花”“果”藏谜,又见“春来点破海棠红”“西方魁首花丛”“果夺魁”呼应,藏“嘉靖点红春芳魁首”(112篇)。又从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句容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25篇),到《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校”源自隆庆皇帝圣旨“发英华于著述”之“华”“著”(53篇),到“行者著”“大圣著”“猴头著”“阁气”影射内阁首辅李春芳著《西游记》(118篇),再到“臣相”二字小写,明示《西游记》作者是“伴君之臣”“相国身份”李春芳,“翠华”“蜚翠簾”藏清廉华阳洞天主人“非虫”(仙流)(清流)。

“卯”化“石鹿”,演化春秋。从《西游记》之中的人物有“明变”“暗变”“佛道之变”(79篇),到“徐茂公”变“李世勣”变“徐世勣”混用(102篇),到“马三宝”变“马三保”混用,“秦叔宝”变“秦叔保”混用(103篇),到“南赡部洲”变“南膳部洲”与“威宁瑶海”变“威灵瑶海”混用(105篇),到“水火方隅”变“木火方隅”(106篇),到“木乂”变“木义”与“哪吒”变“哪叱”混用(118篇),再到“石卯”(“鼎本”将二字中各加一“点”,“世本”仅将“石”字中加一“点”)“化作一个石猴”典出李春芳(号石鹿)《土地祠题壁》“兔化鹿”;“李评本”将“石卯”之“石”字加一“点”,将“卯”字加两“点”,故此“石卵”是《西游记》流传中“第一次出大错”,而之后的《西游真诠(憺漪子评)》《绣像西游真诠(悟一子诠解)》等接踵其“错”;今流行版之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石卵”是“第二次出大错”,其它出版社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接踵“石卵”之“大错”而“广传天下”。

为官“清廉”,“难归故里”。从《贻安堂集》中“春芳”藏名诗和《西游记》中“春芳”藏名诗手法相同(见前第23篇),到万历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赠谥制诰》“东观专校雠之任”之“校”、“勇退可嘉,芳声未泯”之“勇退”“芳声”、“致归于绿野”之“归”“野”,与“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之“校”、《西游记》之“齐天大圣”“反下天宫”、“芳草阶前萌动,老梅枝上生馨。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之“芳草”“青归”、“附子难归故里”“荣归故里”“春归夏至”之“归”、“野花得润有余芳”之“野花”“芳”等也相吻合,皆有《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之“线索”可寻可证(95篇),到“华阳洞天主人校”之“校”与“唐僧教孙行者(驮)著”之“著”也相吻合,证明《西游记》定稿出自“状元首辅”李春芳之手(115篇),再到“国王传旨著”藏隆庆皇帝“传旨”李春芳“发英华于著述,俾国人皆有所矜式”。

百年“孤独”,沈公“知音”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的最早版本是万历二十年的“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虽源自“最早版的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但与“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出入”较多,并非“原汁原味”。

文坛之谬,众口铄金除了将作者“华阳洞天主人”错成“吴承恩”之“大错”外,又将“王毛红嘴白鹦歌”错成“黄毛红嘴白鹦哥”而“谬传天下”(99篇),又将“木乂”径改“木叉”(118篇),又将“在于市廛”之“于”字,据《西游记(绣像真诠·憺漪子评·怀新楼梓行)》等径作删除,实是“二次”谬误后世。

“外证”式微,“内证”光明。如又将“刘供基、马三保”错成“刘洪基、虞世南(马三宝)”,“徐茂公、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保、程咬金、高士廉、李世勣”错成“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殷开山(马三宝)、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102篇);将“刘先兄弟”错成“与先兄弟”(104篇);将“这夥灵根”错成“这颗灵根”(110篇)。

“版版错误”,“错行天下”。如《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又将“药父雄师”错成“药叉雄帅”,将“软腰剑”错成“斩腰剑”“斩妖剑”,将“君叱”错成“金吒”,将“木乂”“哪叱”一律改成“木叉”“哪吒”,将“铃珑剔透舍利子黄金宝塔”错成“玲珑剔透舍利子黄金宝塔”,将“聚群妖大地猖狂”错成“聚群妖大肆猖狂”,将“请行者著衣上坐”错成“请行者着衣上坐”,将“吃锺茶”错成“吃盅茶”等等,实为今版《西游记》继“华阳洞天主人”错成“吴承恩”之后的最大“败笔”之一(118篇)。

文学之妙,黯然失色。如又将“在于市廛”错成“在市廛”,又将“槐松”错成“枕松”,又将“卯化”错成“卵化”,又将“夏盈田田广”错成“夏麦盈田广”,又将“蜚翠簾”错成“翡翠簾”,又将“瑞蔼”错成“瑞霭”。则文学之趣,索然无味,更是严重拉低了这部世界文学巅峰名著之“品位”。

吾爱“大师”,更爱“真理”。(见前《五季序言》)。直击“大错”,非为“空名”。内证法光明。一鼓作气,拙作“李春芳《西游记》论”一百余篇“证据确凿”。外证法式微。“吴承恩《西游记》论”业已“苍白无力”。“吴派学术”也早已“渐失人心”。迷途知返,今四方观望,“固”守“旧”论之“专家”“学者”犹已“逐渐减少”。故从“近代部分专家学者尽信《明史》,著书立说也将状元李春芳‘句容籍’之标签褫夺,导致李春芳与《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之关系渐行渐远”(13篇),到“《西游记》手法高超巧妙,‘蒙蔽’了后世许多知名学者”(64篇),到“《西游记》错行天下,皆因不知此书藏名藏事藏谜之技法”(102篇),到“《西游记》当实非“无微言大义”(胡适),又实非“出于游戏”(鲁迅)”(113篇),再到“李卓吾先生等人是《西游记》传播史上的‘第一代传谬者’”“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是《西游记》传播史上的‘第二代传谬者’”,“《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先生1923年完成的,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世德堂本)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在中国国内久已失传。1933年,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派员赴日购回《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世德堂本)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后被带到中国台湾,今存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故鲁迅先生在1923年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时,未曾读过《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世德堂本)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936年,鲁迅先生不幸去世,生前可能就没有读过《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世德堂本)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等书,则《中国小说史略》是有瑕疵和错误的”。

筚路蓝缕,继往开来。从“清廉首辅”“美猴王”李春芳(33篇),到“好色”“贪财”“贪位”“猪八戒”张居正(次辅)(66篇),再到“不知进步”“沙和尚”高拱(三辅)(84篇)。从悟空、八戒、沙僧三人“三才定位”,美猴王因“状元(春采百花)”“清廉(世住水帘洞)”“斗战(定东海、平四海、杀混世魔王、清官当升仙却被拘地府而大闹幽冥界)”等“美”品质而“官封弼马”(皇帝亲封属马首辅)(43篇),再到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此实已足可“定谳”(68篇)。从孙悟空“官封弼马”到猪八戒“官赐天蓬元帅”(80篇),到“天蓬元帅”影射张居正“抢班夺权”(86篇),到“金蝉子”“十世修行”影射嘉靖皇帝是“大明第十位皇帝”,“九个取经人骷髅浮水面”影射大明第九个皇帝明武宗“溺水”“断后”(91篇),再到《西游记》第一回即藏有唐僧之身世密码,今流行版《西游记》在第八回之后,“附录”唐僧身世,实则与《西游记》全书的情节多有龃龉不合,实为“败笔”之一。

功勋华夏,保家护国从“王”“鹦歌”“飞东洋,游普世”影射“婴王哥(宪怀太子翊釴)”“中华继任者巡幸南海之中华台湾岛、琉球诸岛、郑和岛和东海之日本岛等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9篇),再到“徐茂公(懋功)”影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功勋华夏”,“王珪”影射永乐皇帝和仁孝皇后(徐达长女)“太祖授大圭”“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故事(100篇),与“金蝉子十世修行”“金蝉子转生”遥相呼应,即“转”字影射永乐皇帝(叔)取代建文帝(侄)而有“永乐盛世”、明世宗(堂弟)接续明武宗(堂哥)(无子)有“在位四十五年”“势(世)镇汪洋(世宗灭倭寇)”“海晏河清”“重归太平”(111篇)。从“老子化胡为佛”影射“胡汉一家”(53篇),到“西牛贺洲”和老子“骑青牛”“化胡为佛”呼应,影射道教和佛教曾经凝聚人心,使大唐出现空前盛世,使胡汉各民族团结一家(70篇),到“徐茂公、护国公、尉迟公”藏“功”藏“胡”藏“德”,影射“功德华夏”“胡汉一家”,“护国”与“争疆”“李定”“马三保”“秦叔保”等呼应,影射“胡(护)国公”秦琼“门神保家”“护国定邦”(103篇),再到“如来以和为尚”影射“汉藏和同一家”(118篇)。

清标繁华,韵流千载。从“近代部分专家学者尽信《明史》,著书立说也将状元李春芳‘句容籍’之标签褫夺,导致李春芳与《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之关系渐行渐远”(13篇),到孙悟空“祖籍祖贯花果山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方”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世居茅山之阳”(21篇),到“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77篇);从“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影射李春芳再回句容茅山(51篇),到“附子难归故里”影射句容有家却难回(82篇),到“春归夏至”影射隆庆五年夏至日辞官离京(87篇),到“荣归故里”“青归”“古来长者留遗迹”影射李春芳“长者归来”“清廉留迹”“万古常青”(95篇),到“大圣回家”与“复转仙乡”呼应,藏“复归句容”之“承仙乡”(114篇),再到“狂笑自陶情”“谷口徐行”影射李春芳步徐阶辞官归隐句容茅山宰相家。

文人风骨,于斯为盛。从《辞海》2009年版“吴承恩条”“但也有学者表示怀疑,认为吴撰《西游记》可能是一部地理或游记类著作”“然沈公去世,后继者未再有新证发现和拓展,故沈公学说渐趋沉寂”(21篇),到“君子之道,切磋琢磨。故‘业余’‘坊间’再‘造’九篇‘铁证’以应答‘前辈’‘专家’‘实证’之‘问’”(41篇)(《五季序言》),到“内证法证实:孙悟空以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为原型”(68篇),到“非吴承恩派”学者俞平伯先生、章培恒先生、张锦池先生、李安纲先生、沈承庆先生等在《西游记》作者之认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89篇),到今流行版《西游记》“错行天下,皆因不知此书藏名藏事藏谜之技法”(102篇),到今之学界“将错就错”(109篇),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版《西游记》版版“错误众多”“一错再错”(118篇),再到今《西游记》学术研究会仍未完全挣脱“旧式的三个桎梏”,严重削弱了这部“巅峰”名著“忠贞爱国”“清廉仁善”“斗战奸恶”“太平天下”等之现实教育意义。

明月清风,传响千年。从“斜月三星洞”影射句曲茅山华阳洞、玉柱洞和蓬壶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详见拙作《句曲诗综》第259页“《美猴王寻仙(一)》”之注释),到“清风明月”苏轼题写茅山“华阳洞”传响千年(112篇);从哪吒“三朝下海抽龙筋”影射中华继任者天生就有灭寇之“基因”(71篇),到南海观音领“王毛白嘴红鹦歌”“飞东洋”影射南海和东海皆是中华神州“祖宗之地”“祖宗之海”,“飞东洋”“木叉(乂)径回东洋海”“哪吒三朝下海”影射“三位太子”皆有灭寇之基因(99篇),再到“君叱”“哪吒(叱)”影射中华继任者“君王叱吒(咤)雷霆怒”“一怒平定海中妖”(118篇)。

从恶如崩,从善如登。君子协力,赞我中华。拙作承蒙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任编辑,金陵晚报原编委王希凌先生审阅并荐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 学术之争鸣,又厚蒙我中华盛世和四方博学网友之转载激励,令人感动!百度、360、搜狗、QQ、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搜“《西游记》学术争鸣”“学术争鸣《西游记》”“李洪文《西游记》”“《西游记》李春芳”等均可查阅到拙作一百余篇文章。

遗世独立,“沈公”“不孤”。革“错”鼎“新”,“沈”“张”垂范。百年之“谬”,一朝难“撼”。三尺讲台,难有空闲。清满乾坤,同气相求。故业余偷闲徐徐再续“第十五季”六篇以谢四方勉旃厚爱。

“剖竹流芳,尚望后者。”“甘句曲山泉,感仙乡风韵。”(见拙作《句曲诗综·后记》)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之中的“花果山”就是以“作者李春芳祖籍祖贯之地”江苏句容“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道教茅山为“原型”,而“水帘洞”就在茅山“正南方”之“大茅洞”。

天道轮回,福佑中华。“春”回茅山,“芳”香华夏。今之“大茅洞”为“第一福地”“华阳(金坛)洞天”一部分,隶属镇江和常州两大市。(见拙作《句曲诗综》2020年5月北京第一版)

“地方文化”,“方兴未艾”。“李洪文同志是一位热爱家乡的文教工作者。在从事中学教育之余,致力于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先后担纲整理《乾隆句容县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点注释,繁简字转换,耗费了大量精力,对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序》2017年12月20日)

“文献整理”,“更上层楼”。“洪文同志正值大有可为的壮年,便已取得不菲的乡邦文献整理、 研究成果,真可誉之为句容文献的‘守护人’。愿以此为基础,不断更上层楼,是所望焉!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序》2018年10月8日)

“年已九十”,“更进一步”。“而今国运昌隆,提倡读书,奖励科研,著作出版还有资助,洪文生当其时,真是赶上好时代了。我年已九十,感佩之余,不胜欣羡。愿洪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术上取得更大成就。”(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句曲诗综·序》2019年12月6日)

“稀世宝库”,“倾注心血”。“要之,李洪文为出版《三千首》的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精力、智慧与钱财,它不仅是地方古诗词赋文化的稀世宝库,填补了句容无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的空白,为当今或后人研究地方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供第一手重要资料与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作者醉心痴情乡邦文化、竭诚传播传统美德的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它必将为家乡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文明建设的有力加强,发挥其应有而持久的积极作用!”(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一部填补地方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空白的巨帙——李洪文<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读札》2020年9-10月《茅山道讯》)

“桑梓文化”,“廓清迷雾”。“先生所作的研究,于桑梓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有重要贡献!令人敬佩!”“廓清重重迷雾,让西游原本的茅山元素、句容元素等得以展示天下,用心委实良苦,成效可谓壮观,令人叹服至极:《西游记》是‘太平宰相’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经国大业’之巨作。”“成果喜人,精神可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韩陈其教授2022年8月10日、8月15日、10月17日)

“系统梳理”,“可出专著”。“建议细致系统地梳理一下,可以出版专著。”(江苏大学文学院赵永源教授2022年10月10日)

振铎传薪,福系中华。空名无用,传之四海。四海之内皆兄弟,人间处处可“春芳”。弘扬我中华正气,故拙作并无意与“江苏连云港《西游记》”“江苏淮安《西游记》”“山西娄烦《西游记》”“湖北随州《西游记》”等“角力”。识者共之。

继轨前贤,芹献后昆。求真求实,福种来者。拙作抛砖引玉,诚望四海博学不吝赐教。

一百一十九

《西游记》第一回“重重谷壑”“云边谷口”“高积土”藏裕王朱载垕和句容;“徐行”“子争竞”“三升”藏“徐子升”;“高人”“起伏”“黛色”藏高拱;“花果山真个好山”“果是好山”“官居宰相”“神仙藏这里”“洞府”“高人隐姓名”藏“宰相李果隐茅山神仙府”

——“在于(市廛)”“在于(南赡部洲)”“在于(天宫)”呼应;“夏寻诸果”“东南风”“人话”藏夏言;“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更无一个为身命(肯回头)”“溜清”藏“于谦(夏言)弃市(不回头)留清白” ;“官居宰相”与“高人”呼应;“穿洲道府”之“洲(州)”“道”“府”与“游小县”之“县”藏“道-府州-县”三级制

载基载“壑”,“裕”王载垕。

“方隅积土”,茅山“好山”。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原名李果)《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百年间“蒙蔽”了很多专家学者。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高人隐姓名”,李果“藏这里”。

“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官居宰相”“果是好山”“黛色”“溜清”“重重谷壑”“起伏峦头”“高人隐姓名”“云边谷口徐行”“三升”“子争竞”“神仙原来藏在这里”“洞府”等见“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

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栰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栰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穵蛤、淘盐。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上“䶗”下“女”)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洲道府,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著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栰,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登在山顶上观看。果是好山——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瘦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槐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西游记》第一回“重重谷壑”“云边谷口”“高积土”藏裕王朱载垕和句容;“徐行”“子争竞”“三升”藏“徐子升”;“高人”“起伏”“黛色”藏高拱;“花果山真个好山”“果是好山”“官居宰相”“神仙藏这里”“洞府”“高人隐姓名”藏“宰相李果隐茅山神仙府”。“在于(市廛)”“在于(南赡部洲)”“在于(天宫)”呼应;“夏寻诸果”“东南风”“人话”藏夏言;“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更无一个为身命(肯回头)”“溜清”藏“于谦(夏言)弃市(不回头)留清白” ;“官居宰相”与“高人”呼应;“穿洲道府”之“洲(州)”“道”“府”与“游小县”之“县”藏“道-府州-县”三级制。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重重谷壑”“云边谷口”“高积土”藏嘉靖皇帝的长子朱载基、太子朱载壑和裕王朱载垕(唐僧)之信息密码。即“谷”影射“裕(王)”朱载垕,“壑”影射太子朱载壑,“高积土”影射从长子朱载基之“基土”到朱载壑之“壑土”,再到朱载垕之“垕土”,“积土”越来越“高”。“谷口”藏“句容”。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即藏有唐僧之信息密码。今流行版《西游记》在第八回之后,据清初改版之《西游记》(绣像真诠·憺漪子评·怀新楼梓行)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将唐僧身世“附录”于此。看似“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实则与《西游记》全书的情节多有龃龉不合,实为“败笔”之一。

“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重重谷壑”“云边谷口”等。

“重重谷壑”“云边谷口”“高积土”即藏有裕王朱载垕(唐僧)和太子朱载壑之信息密码。“重重谷壑”之“重重”,即因“裕(王)”中藏一个“谷”字,而“(朱载)壑”中也藏有一个“谷”字,故称“重重谷”。

“(朱载)壑”字除了藏有一个“谷”字,该字下面还藏有一个“土”字,与“(朱载)基”“(朱载)垕”两字下面的“土”字暗连,即都藏一个“土”字。

“基”“壑”“垕”三个字下面都藏有“土”,这与《西游记》开篇词赋所谈“高积土”之“土”有没有关联呢?

话中有话,暗藏玄机。

因太子朱载壑和裕王朱载垕是嘉靖皇帝的第二子和第三子,他们名字之中的“壑”“垕”两字,其下面都带一个“土”字。而嘉靖皇帝的皇长子朱载基,名字之中的“基”字也带一个“土”字。且“(朱载)基”之“基”的字面有“打基础”之意,有了“打基础”的“土”(“基”),加上“(朱载)壑”的“土”,再到“(朱载)垕”的“土”,大明朱家之“土”就越“积”越多,也就自然是越“积”越“高”了,故称“高积土”。

朱载基的“土”,因为“基(础)”打的好,又加上“壑”土,再又加上“垕”土,所以自然有了“高积土”。故“高积土”涉及朱载基、朱载壑和朱载垕三位太子。

朱载基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三:

嘉靖十二年八月辛未朔。

己丑,皇第一子生。

朱载基又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五:

嘉靖十二年十月庚午朔。

……

己卯,皇长子薨。

朱载壑见《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六:

嘉靖二十八年三月辛未朔。

……

丁亥。皇太子薨。太子讳载壑,上第二子也。母皇贵妃王氏生于嘉靖丙申十月六日。贵妃娠时梦神人星冠羽服以一婴儿与之,遂生太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六:“太子讳载壑,上第二子也。”

朱载垕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六: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丁亥朔。

……

庚子,上疾甚,还大内,午时崩于乾清宫。是日,辅臣徐阶等启请裕王入主丧事。

“边谷”影射“裕”字之中的“谷”在该字的半边。“云边谷口”之“谷”与“裕(王)”中的“谷”对应。即“谷”字藏有“裕”之信息密码,当可视为“缺偏旁的避讳字”。如《西游记》中“青归柳色新”之“青”通“清”,影射清官归来,属“减偏旁假借法”(参见前第82回)。又如“历代人人皆属此”之“属”通“瞩”,“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意思是:历朝历代的人都会瞩(“属”通“瞩”)目我李春芳笔下的孙悟空,它称‘美猴王’称‘齐天大圣’,之后又任其逍遥纵横(儒释道三教)(见前第25篇)。故“属”字也属“减偏旁假借法”。

而“谷口”二字,藏“句容”,即“谷”通“容”,“口”通“句”,也属“减偏旁假借法”。“谷口徐行”影射“在句容徐行”,即“在‘句曲而有所容’徐行”,也就是“在华阳洞徐行”,则“谷口”与“华阳洞天主人”也有关联和呼应。

《乾隆句容县志》卷一:“句容县有句曲山。山形如巳字,勾曲而有所容。又名曰句曲,句容,皆以此也。”

“谷口”二字,藏“句容”,即是“句容”之“颠倒藏名”。其“双字”“颠倒”藏谜,类如《西游记》第六回“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有“上帝之甥”“勅封祠山灵惠大帝”之“句容烙印”,“惠灵”为“灵惠”之“颠倒藏名”。(见前第96篇)

“云边谷”也藏有隆庆皇帝登基之后,国家推广稻谷种植,稻谷种植从南边向北边推广之意。

“推广稻谷种植到北边和山壑”见《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

隆庆四年三月戊辰朔。

……

戊子……直隶巡按御史杨家相条上理财未尽事宜:一、清额赋,言国家财计本自有余,惟当加意查核,如漕粮船价之逋负者,轻赍银两之乾没者,官军月粮之虚糜者,屯田马政利应兴者,芦课房钞税应榷者,诚一一择人理之,则国家数十万之需可不加赋而足;一、开水田,言京东、河南、山东诸省地可种稻者,宜令有司修治堤堰以兴水田之利,浙直海洋福建玉环诸山中多沃壤,亦宜召种征租,以充国赋;一、通钱法,言凡钱宜以大明通宝为文,毋纪年号则钱不杂内,自两京外及诸省皆得开局铸钱,则钱自多,民有罪者俱令输铜,则工费省,凡俸禄赋税一切以钱为用,则经用周部覆钱法已有成议,其清额赋二事宜如所言。诏允行之。

“高积土”与“朱载垕”之“垕”对应,即从(打)“基”之“土”,到“壑”之(谷)“土”,再到“垕”之“(后)土”,“土”是越“积”越“高”了,越“积”越“厚”(“垕”音同“厚”)了。故“重重谷壑”“云边谷口”“高积土”之中藏有裕王朱载垕之“裕(王)”“(载)垕”的“信息密码”。

裕王朱载垕,就是嘉靖皇帝的接班人隆庆皇帝。而《西游记》之中的“唐僧”正是影射隆庆皇帝其人。

“世本”将“鼎本”的“水火方隅高积土”改为“木火方隅高积土”,藏有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的“大寓意”。即“木火方隅高积土”又暗藏“木-火-土”明朝帝位传承之密码。“木-火-土”就藏有“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之传承密码,即“樘-照、熜-垕”(“木-火-土”)。这与大明朝“朱元璋(洪武)-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 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 朱厚熜-朱载垕”之“水-木-火-土-金”轮流传承也相吻合。

《西游记》之“西天取经”,明写唐僧去西方求取佛经,影射隆庆皇帝“上了西天”(去世),高拱(沙和尚)“上了西天”,张居正(猪八戒)“上了西天”,李春芳(孙悟空))“(即将)上了西天”,在“来世”“三宰相”“齐心合力”“辅佐隆庆帝”“重振大明”“再走复兴中华路”之故事。

《西游记》中的“玉帝亦辨不出,赶出殿外”与唐僧“他就来,我也不用他了”呼应,影射隆庆皇帝“辨不出”首辅李春芳是“清官”,并“赶走”“清官”李春芳“不再用”。

玉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则孙悟空是“官封弼马”,而“官”有“官家”“(人间)皇帝”之影射,即孙悟空是“官封弼马”影射“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是皇帝亲封的属马的辅弼大臣(首辅)(见前第25篇、第26篇)。则“玉帝”有皇帝之影射。“唐僧”去了“西天”,“辅弼大臣”保护他“一路西行”,影射明穆宗去世之后,“辅弼大臣”一路“随同西去护驾”。唐僧“他就来,我也不用他了”,影射唐僧“上了西天”之后,朝廷也不再启用(被“赶走”的)“老宰相”了。

盘中暗谜,藏名藏事。

层层伏笔,环环相扣。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金蝉子转生”,影射明穆宗是明世宗之“嫡传”。“金蝉子十世修行”影射明世宗是大明第十位皇帝;“九个取经人骷髅浮水面”影射大明第九个皇帝明武宗“溺水”“绝后”。(参见前第91页)

明武宗“绝后”,故“皇帝轮流做”,皇帝之位最终“轮流”给了堂弟明世宗(又如“朱祁镇-朱祁钰-朱祁镇”之“兄弟轮流做皇帝”)。

明世宗长子和次子先后去世,故皇帝之位最终“轮流”给了第三子裕王朱载垕(明穆宗(唐僧)。

“轮回”巧合,明穆宗长子和次子也先后去世,故皇帝之位又“轮流”给了第三子明神宗(哪吒三太子)。

《西游记》逻辑严密,前后呼应。太子是“国本”,故《西游记》中的“(唐僧)登山拜茯苓”影射隆庆皇帝是渴望“儿孙繁茂”“后继有人”的,而“赤身鬼使,捧一盘茯苓膏”与“三藏却才吃了两块”暗扣,影射隆庆皇帝“吃茯苓(想多生子)”“操之过急”而“上西天”。(参见前第98页)

其二,“徐(行)”“子(争竞)”“(三)升”藏“徐子升(徐阶)西行(西游)”。

徐阶,字子升。《西游记》第一回“云边谷口徐行”之中藏有“徐”,“更无些子争竞”之中藏有“子”,“易米三升”之中藏有“升”。故结合三句来看,其中即藏有“徐子升”三字,而“徐子升”就是大明首辅李春芳的前任首辅徐阶。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为什么要写首辅徐阶呢?

《西游记》明写的是唐僧“上了西天”(隆庆皇帝去世)之后,沙和尚跟着“上了西天”(万历六年,高拱去世),故沙和尚是《西游记》第八回观音寻取到的第一个取经人;然后,猪八戒也“上了西天”(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故猪八戒是《西游记》第八回观音寻取到的第二个取经人;最后,孙悟空(李春芳预言自己)也“上了西天”(万历十二年,李春芳去世),故孙悟空是《西游记》第八回观音寻取到的第三个取经人(玉龙之后)。因此,师徒四人最终一起“上了西天”,在“来世”“李春芳、张居正和高拱(各自改正缺点)(同心协力)”“保护(辅弼)隆庆皇帝重走汉唐复兴中华之路”。

首辅李春芳之后的继任首辅是高拱,首辅高拱之后的继任首辅是张居正。《西游记》之中唐僧的三个徒弟之排序并不是“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而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为什么不能按照担任首辅的先后顺序来排列三人的位次呢?

主要因为《西游记》是以李春芳的“视角”为核心的。李春芳在内阁担任首辅的时候,张居正是次辅,而高拱在内阁排第三(三辅)。故《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的顺序就自然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了。

而之所以还要写首辅徐阶,也是“承上启下”之需要。李春芳能够做到首辅的位置,都是徐阶“栽培”的缘故(“芳草阶前萌动”),饮水思源,必然要谈徐阶。况且徐阶是隆庆朝的“第一首辅”,而李春芳是隆庆朝的“第二首辅”。则“云边谷口徐行”之中藏有一个“徐”字,从“徐”与“子”“升”三字联系起来看,其中即藏有徐阶(字子升)之姓字信息密码,“徐”与“行”再联系起来看,也藏有徐阶“(西)行”“徐(缓慢)”之意,即影射徐阶上西天之路走得很是徐徐(缓慢),毕竟徐阶是在万历十一年才去世(81岁),此时高拱和张居正“争名夺利”都已经去世了。徐阶生前应该是看过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西游记》的,将“徐阶(徐子升)”大名著于李春芳《西游记》“开篇之中”而随传之“春光亿万年”(见《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则徐阶之人生何其幸哉!徐阶含笑九泉,应该是知足多矣!

其三,“高人”“起伏”“黛色”藏高拱(中玄)。

徐阶是隆庆朝的“第一任首辅”,李春芳是“第二任首辅”,而高拱是“第三任首辅”。《西游记》第一回《观棋柯烂》之歌除了藏有徐阶(“徐”“子”“升”)和李春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之信息密码,还藏有高拱之信息密码。

“必有高人隐姓名”一句隐藏的意思有:“必定有高人在这里隐藏了姓名”“必定隐藏了一些高人的姓名”“此处必定隐藏有一个姓高的名人之姓名”“必定有一个(地位)高的人隐藏了花果山的真实之姓名”。谁是“高人”呢?隐藏了哪些高人呢?这个姓高的高人应该是谁呢?这个高人政治地位有多高呢?隐藏了多少人的姓名呢?

“盘中暗谜”,“料遇知音”。

从前面“起伏峦头龙脉好”一句来看,其藏有的第一意思是“拱起(大明)龙头,有利(大明)帝位龙脉之传承”。

故“必有高人隐姓名”之“高”与“起伏峦头龙脉好”之“起伏(峦头)”即藏有“高拱”之信息密码,影射高拱在拥立隆庆皇帝登基这件事情上面是有功劳的。且“雨收黛色”之“黛”字有“青黑色”之意,且有“代黑”之妙,即影射“玄”(黑色)字,这与高拱字“中玄”也是暗中吻合的。

高拱是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坖(明穆宗)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因徐阶举荐,拜文渊阁大学士。穆宗即位之后,因与徐阶争权,称病辞官。徐阶致仕之后又再起。隆庆五年(1571年),高拱指使言官王桢(祯)诬告首辅李春芳,故李春芳十八天时间,五辞首辅之职,隆庆恩准致仕之后,李春芳又“三日离京”,于隆庆五年之夏至日这一天,光明正大地离开了京城(“春归夏至”)。之后,高拱就顺利地接任了李春芳之内阁首辅。

“册封第二子为裕王”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

嘉靖十八年正月庚午朔。

……

甲午……上敕谕礼部曰:朕仰承天眷赐生元子已逾二岁,宜前体慈圣面训及文群臣累请取来月朔丑刻躬奏告南郊太祖庙,分命大臣祭告 北郊 列圣宗庙 太 帝二社稷朝日夕月神祗四坛,于即日申吉册立为皇太子,并册封第二子为裕王,第三子为景王,以上慰二祖七宗之灵,近遵皇妣日切之训,远副中外臣民之望,其具仪以闻。

其四,“花果山真个好山”“果是好山”“官居宰相”“神仙藏这里”“洞府”“高人隐姓名”藏“宰相李果隐茅山神仙府”。

《西游记》第一回“果是好山”与“(花果山)真个好山”呼应。

“(花果山)真个好山”见“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灵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该词赋中“木火方隅高积土”一句中藏有句容茅山“方隅山”的名字。此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炼“九鼎丹”。

该词赋中“丹崖怪石”代指句容茅山“大茅峰”。句容茅山元符宫有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其立柱石刻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中即有“丹崖”一词。

该词赋中“百川会处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古代茅山以东即为海,﹝梁﹞陶弘景撰《葛仙翁碑》可证:“东视则连峰入海,南眺则重嶂切云。西临江浒,北接驹骊。”长江接纳百川经镇江汇入东海,又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故“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

《茅山志》(清· 笪重光) 十卷、《茅山志辑要》和《乾隆句容县志》三卷:

拙作《乾隆句容县志(校注)》“大茅峰”。

拙作《句曲诗综》“大茅峰”。

“茅山:唐玄宗降敕称为岳,乃昇润之镇山也。”

该词赋中“万劫无移大地根”影射句容茅山“华阳洞天”为“大地之根”。《乾隆句容县志》三卷:“华阳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寿观后,南洞在元符宫东。其门有五,三显二隐。三茅君、二许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龙玉简。 灵异至多。又谓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虚四廓、上下皆石,内有阴晖夜光日精之根。阴晖主夜,日精主昼,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异草木水泽,亦与外同。又有飞鸟交横,名为石燕。所谓洞天神宫,灵妙无方,不可得而议也。(《旧志》)”华阳洞内“阴晖夜光日精之根”,即为“大地之根” ,故“花果山”影射道教圣地句容茅山。

文化古城,钟灵毓秀。

零圭碎璧,馨香中华。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序言》《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序言》《句曲诗综·序言》有:

江苏省句容市,依山傍水,西接六朝古都南京,境内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宝华山是佛教律宗第一山,长江在市北滔滔东去,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古城。长山大水,钟灵毓秀,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句容讴歌吟哦,给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众多诗词歌赋。无论是研究文学史、宗教史,还是政治、经济、历史诸多领域,都可从中获取不同时代的第一手资料。前人有见于此,多有个人诗文集的编撰,历代地方史志也建立专卷予以搜罗。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个人著作已散佚残缺,甚或无存;未结集的零圭碎璧有泯灭之虞。今当升平盛世,有条件凭借各级图书馆藏书楼的库藏,运用网络技术广泛搜寻结集。这是时代赋予的文化建设使命。

李洪文同志是一位热爱家乡的文教工作者。在从事中学教育之余,致力于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先后担纲整理《乾隆句容县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点注释,繁简字转换,耗费了大量精力,对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浩瀚的古籍,他又发奋搜集句容的历代诗词赋 3600 余首(篇),编纂成《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经过艰辛的逐字录入,繁简字转换,再做必要的校点注释,介绍版本出处,为读者阅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前人有‘以注代述’之说,洪文的注释付出的心血,庶几近之。他为家乡文化事业做出的这一新的贡献,他的近乎执着的忘我投入,令人感佩。

花果山是“好山”,即影射句容茅山是“好山”。这与古人诗歌之中称茅山为“好山”是相吻合的。

句曲茅山被称“好山”,多见于张纲、吴全节等前代名人诗作之中:

张纲《归乡》 :穷巷归来已白发,结茅何必榜休休。好山当户碧云晚,明月满溪寒苇秋。诗社纵添新句法, 醉乡难觅旧交游。平生幸自无机械,一棹夷由去狎鸥。

吴全节《三峰》: 午夜瑶坛谒帝还,笋舆冲雨两山间。客来似觉茅君喜,净扫浮云出好山。

贝琼《题王叔明茅山图》 :一峰插天三万丈,众峰旁联不相让。我行未尽天下奇,王宰写山工异状。 霭霭勾曲云,苍苍溧阳树。天高去鸟没,日落行人度。茅君已千年,浪忆烧丹处。犹忆风雨夜, 骑虎山头过。 平生好山独未归,山中桃花如雨飞。相从采术定何日,长向云间瞻翠微。

许有壬 《送陶静隐炼师归阳平。炼师,蒙古人,从祖母姓。 又因性慕弘景,图句曲山以归》:句曲阳平俱好山,山人新捧玺书还。高风自出族类表,远景旋移图画间。性慕隐君真有见, 心於元亮更相关。披荆早构琳宫了,却伴云霞尽日闲。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真个好山”“果是好山”影射句容茅山是“好山”。再联系《西游记》第一回“官居宰相”“神仙藏这里”“洞府”“高人隐姓名”来看,其中即藏有“宰相李果隐茅山神仙府”之意。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高人隐姓名”,李果“藏这里”。

李春芳原名李果。其晚年隐居句容茅山“三茅洞天”,事见李春芳《(句容)良常胡氏重修谱序》:

“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址)建玉皇阁,为焚修之所。阁东北五里许,良常仙境在焉。时引故乡父老往来话旧其中,每至则胡公玉岩与其侄铜冈、碧溪辈款洽尽欢。万历己卯春,复步自华阳入良常,因登胡氏之堂。而胡之诸宗适修世系,余索阅之。”

其五,“在于(市廛)”“在于(南赡部洲)”“在于(天宫)”呼应,其中藏有于谦之信息密码。

“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穿洲道府,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一句,今流行版《西游记》误作“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穿洲道府,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为什么要将“于”字直接删除处理呢?

因为“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之中,此处几个汉字均为模糊难辨,而“于”字模糊,惟有最后一笔“竖钩”清晰可判“贯通上下”。这个汉字究竟是什么汉字呢?

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此处文字十分清晰,即此句为“在亍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联系比照两处文字,除了“于”“”二字有区别不同而外,其它汉字均无区别。

今流行版《西游记》究竟是选取“”字好呢,还是选取“于”字好呢?

最终结果是:今流行版《西游记》将此处这个汉字“于”(“”)径作删除处理。即如“将古人的脚趾头砍去,正好能够穿上今人的鞋子”。

理由或许是:“”字清晰,但放在此处无有意义;“于”字不清晰,仅仅最后一笔可判,但是放在此句之中,也无实在意义。即此字作“于”,或者作“”,均无实在意义,作“衍文”处理,直接删除,“痛快”为佳。

“于”或者“”,删除之后果真更“佳”乎?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改“于”字,留待“知音”。

其实,今流行版《西游记》“改定者”没有搞清楚《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两本书的先后及渊源关系;更不清楚此处之“”,后又改为“于”,其中竟然藏有“于(谦)”之信息密码,藏有宰相李春芳“经国大业”之“著”。

今之学界,不求甚解。

谬误子孙,自以为功。

《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之关系,前面已经论述(见前第118篇):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有多处对《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进行了“润饰”“补充”“修改”,使影射和寓意更为深刻。

如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无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内容”应该先出于金陵世德堂版本。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有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本中相关文字“似(当)是”华阳洞天主人“后来”“再校”时所加,其时首辅张居正应该已经去世(万历十年)。当特意为影射张居正“贪赃”而“量身定作”。(参见前第80回)

从“先受并兹,今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到“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洲令”“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等可判《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早于《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参见前第104回)

又《西游记》第一处“南赡部洲”校改为“南膳部洲”,与“发明万物皆成善”呼应,体现了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晚年“积善后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之中“南赡部洲”没有“变化”,而“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则将第一处的“南赡部洲”“新校”为“南膳部洲”。则“膳”字之中藏有“善”字,这与“发明万物皆成善”之“善”字是暗中紧扣的。与《西游记》之中的“多变”以及“用字多变”也是“吻合”的。(参见前第105回)

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第一回“穿州过府,在亍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另,金陵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和《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都带有一个“新”字和一个“像”字,说明在它们出版之前,已经“镌刻”有一个“旧版”的《西游记》,这个“旧版”的《西游记》应该没有“出像”,只有文字。然后,在原来“旧版”《西游记》的基础上,“华阳洞天主人”对《西游记》的内容又进行了润饰和补充,在书中又加载了一些图画,并由官方出面来出版,故有“壬辰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诞生,壬辰,即万历壬辰年,即该版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版本。而《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相对于“世本”来说,其“语言太简朴”且“内容有缺失”,故此版“仅仅”是对“旧版”内容重新“二次印刷”而已,只不过是每页上面“全部”加上了“好看的”“图片”而已,应该是“更好看”“更吸引眼球”“更好销售”了,故该版也加上了“新镌”二字,重点强调“每页有图”“更好看”而已,通过该版《序言》写有“癸卯”记号,可知此书当为万历癸卯年出版,即该版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版本。故《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虽是后出,但是却是对“旧版”内容的“二次印刷”,虽在每页加载了图片,其版的实质仍是“旧版”。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是“官板”,“内容”上面做了“新补充”“再润饰”,则更为“权威”“全面”,且受到官方“肯定”和“保护”,是货真价实的“新版”。而《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所加图片,部分图片不堪入目,不便于流传后世。故“私版”《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最终被“淘汰”,不仅因其“内容不完整”“语言太简朴”,还因其“全像图画”之中“个别页有不登大雅之堂”之处。《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虽有“明显缺点”,但是不愧有“鼎镌”之称号,今人读到此版《西游记》,内容文字可谓“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而今人读《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不清晰之处,大可“参阅”“比较”《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则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顺利解决”。今流行版《西游记》“错误巨多”,一个原因是“世本”确实有不少不清楚之处所导致,另一原因是“鼎本”和“世本”究竟谁“最权威”还没有搞清楚就重新校定,且受“鼎本”及后来“再版之本”干扰所导致,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读懂《西游记》有“藏名藏事藏谜”之大技法,故常常有“乱点鸳鸯”“张冠李戴”“异想天开”之笔而“谬误后昆”“错传后世”。

故“”字是“于”字之避讳,将“”字改“于”字,只是将“盘中暗谜”降低难度而已,否则后人是“很难”猜出“”字是“于”字之避讳字的。这与将第一处“南赡部洲”之“赡”字改“膳”字等相类似。且“于”字藏有“于(谦)”之密码。删除虽“痛快”,但一经删除,则所藏之“于(谦)”之密码,则荡然无存了。

《西游记》第一回“在于(市廛)”之用法,与《西游记》之中的“在于(南赡部洲)”“在于(天宫)”“在于(洞中)”“在于(何处)”“在于(深涧中)”“在于(我)”“在于(路口)”“在于(冰下)”“在于(山南坡下)”“在于(这里)”“在于(西路下)”“在于(何方)”“在于(大路口上)”“在于(披香殿内)”“在于(本衙之内)”“在于(金平府慈云寺贪欢)”等相类似。它们相互呼应,“特意为之”,则“在于(市廛)”之“于”字也就完全没有删除之必要。

将“在于市廛”之“于”字作删除处理,在今流行版《西游记》之人民教育出版社等《西游记》之前,还有没有更早的对“于”字进行删除的版本呢?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第一回,对“在于市廛”之“于”字,未作改动。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第一回“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绣像西游真诠》(圣歎外书·悟子参解·敬业堂刊行)》对“在于市廛”之“于”字,也未作改动。

《绣像西游真诠(圣歎外书·悟子参解·敬业堂刊行)》第一回“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西游记(绣像真诠·憺漪子评·怀新楼梓行)》对“在于市廛”之“于”字,径作删除。开启“谬误后世”之源头。今流行版《西游记》“不辨优劣”,“将错就错”,实是“二次谬误”。

《西游记(绣像真诠·憺漪子评·怀新楼梓行)》第一回“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忠臣铁骨,救国危难。

不怕粉身,清白人间。

今流行版《西游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等,将“在于市廛”之“于”字作删除处理,究其原因是并不知道“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之中有作者李春芳之藏名藏事藏谜之大技法(参见前第102篇),故有今流行版《西游记》错误尚多,谬误天下(参见前第115篇、118篇)。今之专家学者“不求甚解”“谬误后世以为功”者尚多,“《西游记》学术研究会”也常以今流行版《西游记》为研究之对象,故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更是严重拉低了这部世界文学名著之品位。

其六,“夏寻诸果”“东南风”“人话”藏夏言。

学讲人话,学做人事。

忠臣正直,清白人间。

1.“夏寻诸果”影射夏言“寻”李果(为状元)(见前第94篇)

“李果(李春芳)”“夺魁”“高中状元”,是谁将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推荐给皇帝的呢?

此人正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科“最高读卷官”大明首辅夏言。

嘉靖二十六年,李春芳“状元及第”事见“天一阁藏《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

“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李春芳:贯直隶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民籍,句容县人。国子生。治《诗经》。字子实。行一。年三十八。十二月十五日生。曾祖秀。祖旭。父镗,母徐氏。重庆下。弟齐芳,承芳。娶徐氏。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七名。会试第十名。”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科的“最高读卷官”正是以首辅“夏言”为首,亦见“天一阁藏《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

读卷官:

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夏言,丁丑进士;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严嵩,乙丑进士;

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吏部尚书闻渊,乙丑进士;资政大夫、户部尚书王杲,甲戌进士……

知恩图报,故“夏寻诸果”影射首辅夏言“寻”李果(为状元)。

2.“说甚泰嵩”影射夏言“胜”张居正、严嵩。

说甚泰嵩”之“说”影射夏言(说),“泰”影射张居正(字太岳),“嵩”影射“严嵩”。而“说甚泰嵩”之“甚”有“胜过”“超过”之意。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为什么对首辅夏言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这是与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之“清浊”“激浊扬清”之主旨相吻合的。

《西游记》之中的孙悟空影射李春芳,猪八戒影射张居正。

故通过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对《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之描写来看,猪八戒是有很多“缺点”的。

首辅张居正的前任首辅高拱《病榻遗言》对张居正“批判”和“攻击”之处颇多。

大明首辅高拱于万历六年去世,去世之前,遗有《病榻遗言》四卷,记述张居正勾结冯保“阴夺”高拱“顾命首辅大臣”之位的经过,骂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三起三落任意搏,播弄君父于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乾坤世界任其翻弄”。

“挟天子以令诸侯,乾坤世界任其翻弄”,从首辅张居正执政期间“三子中进士”“一状元一榜眼”来看,张居正“一手遮天”当“确为属实”。

张居正“一子状元及第”“两子中进士”见载《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

万历八年三月庚子朔……

壬戌,命大学士申时行撰拟策题。是科,阁臣张居正子敬修、懋修俱应试。张四维子泰徵亦应试。居正以引嫌请,上允之……大学士张四维疏请回避读卷, 上不允……

甲子,上御皇极殿策试天下贡士萧良有等三百人于廷……

丙寅,大雨,上遣司礼监传免读卷命辅臣封进,上览以第三为第一,第一为第二,第二为第三,第一大学士张居正子懋修也。

丁卯赐张懋修三百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举贤不避亲。但大明首辅应该“主动避嫌”“表率天下”。

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判公断。

3.“说甚泰嵩衡华秀”之“衡”通“横”,影射夏言“横死”于“继任首辅”严嵩之手。

历史上的严嵩究竟是怎样的大明首辅呢?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在《西游记》中的“嵩”字之后,附加了一个“衡”字,常人阅读之后,往往以为此处就是指“五岳”之泰山、嵩山、衡山、华山,即以“衡”字代指“衡山”来解释。因“泰嵩衡华”与后面的“秀”字“连接一体”,“华”如指“华山”,则“华山”并不可称“秀”,且“秀”如指“秀山”,又不属于“五岳”之范畴,则“秀”字是“没有资格”与“泰嵩衡华”四字“比肩并立”的。

前人之事,后人评说。

其实此“衡”字即通“横”字,影射严嵩当上首辅之后,执政手段“蛮横”,竟然让前任首辅“惨遭横死”。

张居正为“当”首辅,只是“让”前任首辅高拱“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4.《西游记》第一回“夏寻诸果”之“夏”与“东南风”呼应。“夏寻诸果”之“夏”与“人话”之“话”合起来看,即影射大明首辅夏言。

文学之妙,趣味横生。

刮“东南风”之时,当为夏季时节,则“东南风”藏有“夏”之信息密码。《西游记》第一回“连日东南风紧”之“紧”与“夏寻诸果”之“寻”有相互应和之妙。即“夏寻诸果”影射夏言“寻”李春芳(做状元),且一个“寻”字,含有夏言“寻”(状元)“寻”得很辛苦之意。故“连日东南风紧”之“紧”,藏有夏言为国“寻”贤才(李春芳做状元)“寻”得孜孜不倦,“寻”得仔仔细细之意。则浓浓知遇之恩,跃然纸上。

其七,“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更无一个为身命(肯回头)”“溜清”藏“于谦(夏言)弃市(不回头)留清白” 。

“溜清”之“溜”字是加偏旁藏字法,藏“留”字;类如“东胜神洲”之“洲”字,藏“州”字;又如“水簾洞”之“簾”字,藏“廉”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忠臣弃市不回头,要留清白著世间。

“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之“于”“学”藏有“于谦”之信息密码;“市”“中”藏有“弃市”之信息密码;“溜清”藏有“留清”之信息密码,即典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之“留清”。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原名李果)《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

又结合“夏寻诸果”之“夏”与“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之“话”来看,则此处除了藏有“于谦”之信息密码外,还藏有“夏言”之信息密码外,即“于谦”和“夏言”之“清气”当可并驾齐驱,不分仲伯,“忠魂”“清白”自可“流传后世”。

其八,“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与“必有高人隐姓名”呼应。

1.“骑着驴骡思骏马”之“骡”与“继子荫孙图富贵”之“继子”呼应,影射高拱“无子女”“争名利”“荫富贵”。(参见前第89篇)

《西游记》中的“高太公”“老拙不幸,不曾有子”与高拱“无子”吻合。(参见前第78篇)

高拱“无子”见《明史·列传第一百一》: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合疏攻保,而己从中拟旨逐之。拱使人报居正,居正阳诺之,而私以语保。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太后颔之。明日,召群臣入,宣两宫及帝诏。拱意必逐保也,急趋入。比宣诏,则数拱罪而逐之。拱伏地不能起,居正掖之出,僦骡车出宣武门。居正乃与仪请留拱,弗许。请得乘传,许之。拱既去,保憾未释。复构王大臣狱,欲连及拱,已而得寝。居家数年,卒。居正请复其官,与祭葬如例。中旨给半葬,祭文仍寓贬词云。久之,廷议论拱功,赠太师,谥文襄,荫嗣子务观为尚宝丞。

高拱“无子”又见《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

万历三十年三月癸亥朔……丁卯礼部覆大学士高拱嗣男高务观乞赠谥,谥并母张氏祭葬。

则据“荫嗣子务观”“高拱嗣男高务观”可见高拱仅有“嗣子”,而确实无“亲生”儿子。

“骑着驴骡思骏马”见《西游记》第一回: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骡”无生养。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骂谁是“骡”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怨气”呢?

《明史》(李春芳传)之中藏有“骂”“骡”之根由:

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

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

李春芳遭言官王祯(桢)诬陷,一时“愤”而“反下天宫”,即十八天五辞首辅。隆庆皇帝“无奈”最后还是同意李春芳辞官“归野”,李春芳在京师处理交割等事宜三天,即就于“夏至”日离开京师“是非之地”。(参见前第87篇)

李春芳离开京师一年多,隆庆皇帝就英年早逝,“上了西天”,大明国顿时主少国疑,江山不稳。

李春芳不为儿孙“特意”“图富贵”。

见《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

“隆庆元年七月甲寅朔……乙丑,荫大学士李春芳男茂年为中书舍人以三年秩满也。”

又见《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

“隆庆四年六月丁酉朔……乙巳,以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李春芳一品六年考满,遣中使至春芳第赐银弊羊酒如例,吏部疏请加恩,得旨春芳简任首辅,茂著忠诚,其进少师兼支大学士俸,给与诰命,荫其子茂德为中书舍人,春芳疏辞,上复降旨,褒谕不允。”

而首辅高拱和张居正为儿孙“刻意”“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张居正“图富贵”让“三个儿子”“高中进士”,事见《李氏家谱》卷十二:

“先是春芳虽大显,其诸子悉滞场屋间。有以试事上,谒者欲请间,辄正色拒之。既致仕,居正遂大用事,其三子后先取进士高第。或以告春芳。春芳哂曰:‘彼子贵,不如吾子安也。’未几,果如春芳言。”

《西游记》“揶揄”高拱是“骡”,自然“无子女”。则“无法”为儿子“图富贵”,就只能“假借”“继子”“继孙”来“图富贵”了。

“有志者事竟成”,高拱的“继子”“继孙”还确实“荫”到了高拱之“富贵”,可谓“梦想成真”。

事见《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

“万历三十年三月癸亥朔……

丁卯,礼部覆大学士高拱嗣男高务观乞赠谥,谥并母张氏祭葬议,本官器本高明,才兼谋断,爰从讲幄,入赞机廷以辅弼之任而握铨衡则威权不免过重,自抟击之余而当枢要则恩怒不免大明,然其人实有忧国家之心,兼负济天下之具,即如处安国亨之罪,不烦兵革而夷方自服,国体常尊,所省兵饷何止数十万,又如受那吉之降,薄示羁縻而大虏称臣,边氓安枕,所全生灵何止数百万,此皆力为区画卓有主持,当其成败利钝之未形,不顾毁誉身家而独任,仓皇去国寂寞,盖棺论者谓其意广而气高,间不符于中道,要之性刚而机浅,总不失为人臣,宜加易名之典,以劝任事之臣,其妻张氏宜与祭一坛,合葬,诏高拱虽屡被论黜,但在阁之日担当受降,至今使北虏称臣,功不可泯,特允所请……

壬午,赠原任中极殿大学士高拱为太师,荫一子尚宝司丞。”

事又见《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一:

“万历三十三年七月癸酉朔……丁亥,补荫原任大学士高拱孙欐为尚宝司司丞。”

事还见《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二:

“万历三十八年六月甲戌朔……己卯,复除原任尚宝司司丞高务观原职。”

2.“官居宰相望王侯”影射首辅张居正“争名利”,在“生前”受封“太师”称号,死后想“封王”。

根据礼制,首辅大臣领“少师”“太子太师”衔,去世之后,官方皆加赠“太师”衔。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预言自己“仙逝”以后,朝廷会“敕封又赠”“太师”。(参见前第48篇)

《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可证:

(万历七年二月丙子朔。)

乙巳。复前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高拱原官。葬祭半给,不差官。拱,河南郑新人。才气英迈,遇事能断……万历六年卒于家,祭葬止半给。又二十余年,嗣子上疏,得旨以疆场功赠太师,谥文襄,荫一子。

《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也可证:

(万历十一年四月壬子朔。)

己巳。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徐阶卒。阶,松江华亭县人。弱冠登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穆宗即位,与高拱交恶。拱予告阶满十八年考,进少师兼太子太师,赐敕褒谕,宴礼部。乞骸骨,赐驰驿归。既归,拱再入执政,修憾于阶。三子皆被系。拱罢事乃解。至神宗即位之十年,阶年八十,遣行人即家赐玺书褒谕锡金币及绣蟒服。阶事 上恭谨,上有所委使,通夕不敢假寐,能以宽大广上意,优假言路,人人皆得发舒其志,士大夫多称之,竟以寿终,恩遇不替。

赐大学士徐阶祭九坛,复加四坛,妻赠一品夫人,沈氏并祭,遣官治葬。赠太师,谥文贞,荫一子尚宝司司丞。

张居正“官居宰相望王侯”,生前“接受”“太师”称号,则死后“(希)望”“封王”,这是僭越礼法的。见《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

  (万历十年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丁酉。叙辽左大捷功,进元辅居正太师,荫一子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次辅四维太子太师,荫一子锦衣卫;世袭百户时行太子太保。各兼官如故。居正等疏辞不允。

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官居宰相望王侯”,生前“接受”“太师”称号,而吴承恩先生(约1500年—1582年)“应该”已经去世,“应该”是不知道《西游记》之中“太师”张居正“望王侯”的故事的。则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此处“望王侯”当与吴承恩“完全”“无涉”。况且吴承恩先生没有必要“骂”“骡”和“继子”的,如同没有必要“骂”“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一样,他的“人生阅历”是“骂不出来”这些“刻薄话”来的。故“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应该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3. 《西游记》中“不会机谋巧算”影射首辅高拱和首辅张居正都是“擅谋算”之高手。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

“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大明首辅李春芳为了“自证清白”表明自己确实是“不恋相位”的,就“义无反顾”“断然决然地”十八天五辞首辅了。高拱的“机谋”“高明”在于“让”李春芳“自觉自愿”“主动请辞”,高拱“机谋”自然“得逞”,可谓“政治老手”。李春芳离开“首辅”之位,高拱自然顺利“继任”。

而张居正扳倒高拱,“机谋”“巧算”也可谓“旗鼓相当”“并驾齐驱”。

事见高拱临死前之“人生回忆录”《病榻遗言》。

4.“必有高人隐姓名”影射《西游记》此处隐藏了“高官(宰相)”之“人”的姓名,即除了隐藏首辅李春芳、高拱和张居正之姓名,还隐藏了“高官(宰相)”之“人”的首辅徐阶、夏言和少保于谦之信息密码。

“必有高人隐姓名”之“高”除了影射“官位高”“施政高明”之外,还有影射“为官清高”之意。则清廉首辅李春芳和清白尚书于谦当之无愧,“死不回头”“铮铮忠骨”“为国选才”的夏言亦当在列,且“九齿钉耙”“休养生息”(继续推行“重重谷壑”之国策)“复兴中华”之首辅张居正和“坐镇乌斯藏”之高拱(虽各有“缺点”)也应当在列。他们都应该是中华之“高人”而“彪炳史册”。

其九,“穿洲道府”之“洲(州)”“道”“府”与“游小县”之“县”藏“道-府州-县”三级制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鼎本”)虽后出,但实为“初版”之再印刷,“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世本”)为“初版”之“再校版”。“世本”将“鼎本”第一回“穿州过府,在亍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改定为“穿洲道府,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则“穿洲道府”之“洲”与下一段的“南赡部洲”之“洲”相吻合,也与前面的“东胜神洲”“南膳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之“洲”字相吻合。今之出版社“脚踩两只船”者为多,在“世本”与“鼎本”之基础上,又生造出一个“新本”,则谬误后世多矣。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格局、大思想、大技法的。

如“东胜神洲”影射中华神州战神东瀛倭寇,则“洲”字即为“州”字之变。这与《西游记》之中的“多变”是吻合的。

又如此处的“道”“洲”“府”“县”,也藏有治国理政之“道-州(府)-县”三级制模式。

道州县制是唐代开始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唐太宗继位后,根据川分全国为10道;辽代仿唐制,全国分为五道,下辖府州县;宋初,沿袭唐制,以道统州府,后改为路州县制。

唐初,改郡为州,唐太宗继位后,根据川分全国为10道,但道不设长官,至唐肃宗时,道由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为道、州(府)、县三级制。公元807年,全国设48道,辖295州(府),统1458县。。

“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一回“穿洲道府”之“洲”字,与“南膳部洲”“南赡部洲”之“洲”同。今流行版《西游记》将“南膳部洲”改成“南赡部洲”;且所有的“南赡部洲”之“洲”字均未改成“州”字,而独独将“穿洲道府”之“洲”字改成“州”字;又将“道”字改成“过”字,造成了“穿州过府”之“州”字与随后一段文字中的“南赡部洲”之“洲”字不吻合,当为今流行版《西游记》继“华阳洞天主人”错成吴承恩之后的又一败笔之一。

↑ 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注释:黄肃秋)(1955年2月北京第一版,2020年4月北京第4版,2021年12月第74次印刷)误作“穿州过府,在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西游记》(2017年7月第1版,2023年3月第61次印刷)误作“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状元宰相,百世馨香。

句容流芳,盛世其昌。

我在拙作《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后记》(2018年10月18 日)载:

句曲文明,倾动天下。今值句容文化诜诜未艾之际,拙作典数根源抛砖引玉,诚能一引四方大雅君子同声相应,共襄我中华福地数千年文明不朽之盛举,此又岂诗礼之邦风雅句容之独独幸事!

句容流芳,百世馨香。嘉言孔彰,盛世其昌。

据此,《西游记》第一回“重重谷壑”“云边谷口”“高积土”藏裕王朱载垕和句容;“徐行”“子争竞”“三升”藏“徐子升”;“高人”“起伏”“黛色”藏高拱;“花果山真个好山”“果是好山”“官居宰相”“神仙藏这里”“洞府”“高人隐姓名”藏“宰相李果隐茅山神仙府”。“在于(市廛)”“在于(南赡部洲)”“在于(天宫)”呼应;“夏寻诸果”“东南风”“人话”藏夏言;“于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更无一个为身命(肯回头)”“溜清”藏“于谦(夏言)弃市(不回头)留清白” ;“官居宰相”与“高人”呼应;“穿洲道府”之“洲(州)”“道”“府”与“游小县”之“县”藏“道-府州-县”三级制。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揭晓】2024彻底翻身的星座,大家都想看!

    【揭晓】2024彻底翻身的星座,大家都想看!
    【揭晓】2024彻底翻身的星座,大家都想看! 2024年即将到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改变命运、迎来好运。根据星座学家们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2024年将会彻底翻身的星座。快来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1. 处女座(8月23日 - 9月22日) 处女座的人一直都以认真踏实、有责任心而著称。2024年将带给他们更多机会,通过努力工作和勤奋学习,他们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无论是事业上的突破还是个人...
  • 女人梦见狗是不吉之兆吗(梦见狗是哪位仙家的化身)

    女人梦见狗是不吉之兆吗(梦见狗是哪位仙家的化身)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 导语:做梦是没有章法逻辑可言的,一般来说梦境中出现的事情有好有害也很难预测,那么女人梦见狗好不好?其实梦见狗大部分都是不错的梦境,根据梦境的不同,预示的内容也会有差别可能是生活的顺遂,也有可能是工作的丰厚报酬。 一、女人梦见狗 女人梦见狗是什么预兆 梦见狗,通常是一个相当好的兆头。女人梦见狗是吉兆。 女人梦见狗好不好 女人梦见小狗,这是在暗示很快能找到一个收入丰厚的工作,生活会富裕。...
  • 广西十大风水师排名表(广西十大著名风水师)

    广西十大风水师排名表(广西十大著名风水师)
    杨公风水是形峦、理气、造葬、择吉兼备,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门完整风水术,内乘生气,外纳旺气是杨公风水术的基本原则。在形峦上讲究形势、情、方位的配合,讲究山水的雌雄配合,认为孤阳不长,孤阴不生,强调龙水阴阳交媾,主要的技术派别有三元、三合、天星、玄空等技法。 现代最有名的杨公风水师有无量子、孙海、李定信、刘国胜、林石玉、郭福星、曾子南、刘逢然、郑云书、陈益峰、秦健皓、张新勇、王庆东、温书臣、唐基生、李达、胡文超、陈超、张瑜、梁继文、陈玉丰、张林森、陈国斌、李...
  • 后人葬中宝地征兆:新坟三年后的奇异现象

    后人葬中宝地征兆:新坟三年后的奇异现象
    后人葬中宝地征兆:新坟三年后的奇异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葬中宝地一直被视为极为重要的风水问题,人们相信好的葬中宝地能够带来后人的荣华富贵。有一种说法称,新坟三年后的奇异现象,可能是征兆着葬中宝地的好坏。据说,新坟上出现的一些奇异现象,能够预示着后人葬在此处将会得到极大的好运。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些新坟三年后看后人葬中宝地征兆的故事。 有一位村民在一处山坡上为自己的父亲修建了一座新坟,经过三年的时间,他发现,坟上居然长满了罕见的地...
  • 河南省辈分大全(河南姓氏分布)

    河南省辈分大全(河南姓氏分布)
    #冬日生活打卡季# 图文|望族家谱 编辑|望族家谱 望族家谱 河北省各姓氏族谱字辈汇总900例(1-300) 1.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吕氏 ●字辈:元 至 京 安 熊 明 斌 2.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高氏 ●字辈:明秉清永自荣树新建福 3.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栎城乡李氏 ●字辈:凤春章元世守红日道文光明 4. 河南省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