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源流一
作者:
奇门传人 发布时间:2021-06-13 23:17:51 文章分类:
风水布局
原始人的穴居与巢居就其风水中的相宅与相墓来说,人类相宅的历史远早于相墓。我国选择住宅的历史开始于人类的原始时代。据有关的资料确认,我国在上古时代最早的居住形式是穴居。穴居有利用天然岩洞和掘地为室两种。据考古勘察,古人类选择穴居的岩洞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向阳、避风雨、近水的岩洞。山顶洞人所居住的岩洞,就是这- -类穴居的典型。据研究,山顶洞人当时洞穴周围有面积广大的沼泽和河流,有茂密的森林,是一个利于山项洞人饮水采集和渔猎的生活环境。同时,洞穴向阳干爽,使得当时山顶洞人使用的石器和制作的骨针一直保存至今 。掘地为室的穴居,就是今日仍见于陕北黄土高坡上的土窑洞。由于洞穴或被野狗侵占,或被水淹没,或坍塌落陷,人类就走出洞穴,开始择地建造方、圆两种半穴居式房屋。这两种半穴居房屋以西安半坡氏族的房屋为典型。人们同样发现,半坡氏族的房屋是选择在土地肥美,距水源近,地势较高,可以避免水患的靠近河流的沪河东岸二级阶地上。这里是现代西安市的近郊区,前临沪问,后倚白鹿原,附近田畴纵横,阡陌相连,自然环境相当优美。同一时代的北首岭氏族所居的金陵河岸和姜寨氏族所居的临河阶段,也具有同样的自然条件。在同一时代,居于我国多水潮湿的南方氏族,则是在地面上立起木桩,在木桩上建筑起被称为“干栏式”的房屋,也就是古人 所说的“巢居”。其典型之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和吴兴钱山漾等遗址发现的房屋形式。干栏类房屋总体格局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 和堆放杂物。这一类房屋也选择建在近河地段。从上可知,我国古人在新石器时代就能根据南北方的自然条件来确定房屋建筑的位置与结构,而且近水而居是古人选址建屋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巢居和半穴居南北两个不同特点的居室系统。《太平御览)卷78引项峻(始学篇》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懂得了巧妙利用南北两类房屋的所长以避寒暑,调整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礼记.礼运》卷21记载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曾巢一... .然后修人之利,范金(铸造)合土(砖石),以为台榭宫室铺户。”这便是(周易.原辞》上所说的“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由于官室的修筑更需要调整房屋与自然山川的关系,使之合谐一体,于是远古而来择地而居的经验,逐渐就形成为后世所说的相地之法。相地之说来自《周易.系辞下)所叙的一个先秦时代的传说:
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现象于天”与“观法于地" ,反映了一个古老的自然农业民族对天地的依赖与重视。
文章来源:
369算命网 https://www.kuai369.com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