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测时辰

作者:澳林   发布时间:2020-09-15 09:50:15   文章分类:算命大师

各种术数都很重视时辰,在测事的术数中,时辰是一个重要的排盘或者起课起局的参数;在八字中,时辰更是影响格局判断的重要部分。众多古书中未见对时辰的争议,而到了当今,反而关于时辰的争议不断,诸如“早晚子时”,“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之类的怪论还颇有市场。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还得从源头上来思考这个问题。时辰到底是用来干啥的?为啥古代没有出现过这方面的争议呢?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答案就清晰了。
看看古人对时辰的一些规定:“夜半子时,鸡鸣丑时,平旦寅时,日出卯时。。。日中午时。。。日入酉时。。。”这些描述基本上都跟太阳运动和太阳高度有关,这就告诉了我们,时辰本质上是反映太阳高度的。古时候由于科技不发达,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所以不可能出现全国各地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这样的现象,各地根据当地对太阳高度的观测自行确定时辰。所以在时辰的确定上毫无争议。 现代社会,为了全国统一行政的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横跨5个时区,东西跨度52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的辽阔疆域内统一使用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作为统一时间。这就造成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北京时间2010年1月1日凌晨4点,我国最东边(东经134度)的乌苏里江边太阳升起,已经沐浴在“日出卯时”的晨光中,而最西边(东经73度)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沉浸在“夜半子时”的黑暗中。如果正好此刻两地各有一个孩子降生,那么东边的这个孩子当然生在卯时,而西边那个孩子当然生在子时--虽然他们的出生证上标明的出生时间都是北京时间2010年1月1日4点。
那么确定时辰有没有简便可行的方法呢?是否我们还得回到过去,用日晷来测量日影,确定太阳高度以定时辰呢?不是的,现代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真太阳时!真太阳时是在计算预测所在地与东经120度之间的经度差和时间差基础上,再进一步加上“真平太阳时差”这个参数,从而得出一个能够真正“与天地准”的精确地方时,准确反映太阳高度。因此我们在周易术数的应用中,应该确立使用“真太阳时”的正确观念。
早晚子时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古人将子时作为一天12个时辰的起点,是当天的第一个时辰。但有些自作聪明的现代人却硬将子时一分为二,一半给昨天,一半留给今天。这个问题产生于古今计日方法中起点的差异:古人将子时作为一天的起点,现代将0点看做一天的起点,偏偏我们使用的北京时间的23点对应子时的起点。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这么处理:在术数中,子时到了就算新的一天。比如2009年1月1日的22点都还算丙午日己亥时,到了当天的23点,就已经到了下一天的子时,即丁未日庚子时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时间仍然应该以真太阳时为准。
平太阳时:
主要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简称平时。由于真太阳的运行速度和时角变化率不均匀,不适于作为计量均匀时间的基准,在天文学中引入平太阳。它在天赤道上作匀速运动,其速度与真太阳的平均速度相一致。一个地方的平太阳时以平太阳对于该地子午圈的时角来度量。平太阳在该地下中天的瞬间作为平太阳时零时。平太阳时与平恒星时之间有相互换算关系。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时刻之差即为时差。
真太阳时:
以真正的太阳为参考点,以真太阳的视运动来计算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太阳视圆面中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一个真太阳日。一个真太阳日分为24小时,一个真太阳小时分为60分,一个真太阳分分60秒。真太阳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不方便的,因为地球自转同时还绕日公转,而且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例如在近日点附近运动快,在远日点附近运动慢。按照真太阳时排盘,只要有出生的时间,基本都能准确的预测出来。

文章来源:369算命网 https://www.kuai369.com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